快訊

頭城名店前車禍「砂石車連撞3車」現場畫面曝 議員座車慘被夾三明治

住蘇聯?川普「大清洗」各機關1類部門 再威脅未舉報抗命者下場慘

領陸身分證開鍘!跆拳道選手李東憲等3人註銷台灣身分 健保也沒了

影/基隆廟口開始優化 謝國樑:明年1月騎樓留1.5米人行空間

市長謝國樑今天視察仁三路騎樓整平工程表示,基隆廟口開始優化,明年1月全面推動騎樓留1.5米供行人通行。記者游明煌/攝影
市長謝國樑今天視察仁三路騎樓整平工程表示,基隆廟口開始優化,明年1月全面推動騎樓留1.5米供行人通行。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廟口夜市仁三路段騎樓整平工程10日起施工,預計22日完工,仁三路美食攤販區美食小吃攤商配合休市13天,工程順利將提早在20日完工。市長謝國樑今天前往視察時表示,「騎樓優化就從基隆廟口開始」,明年1月起,全面推動騎樓留1.5公尺人行空間,不管停機車、店家或街道擺設都一樣。

謝國樑表示,仁三路工程可望提早2天在20日可以完工,這次感謝店家配合暫停營業,仁三路完工後,農曆過年後會進展到愛四路,他有親自走過,發現的確有不平的地方,需要整平讓行人更方便,會再和店家多溝通,一起支持市府來改善。

謝國樑今天實地在仁三路騎樓貼上行人通道的綠色導引貼紙,他說,從店面開始要留下1.5公尺的距離,「騎樓優化就從基隆廟口開始」,目前大街小巷的騎樓,還有一些阻礙通行的店面、盆栽、器具等,未來都要陸續改變。

謝國樑表示,他上任時騎樓通道是留1.3公尺,明年1月開始,會在全市全面推動騎樓空出1.5公尺人行空間,不管停機車、店家或街道擺設都一樣,目前可以看到騎樓停機車大部分都很配合,但偶爾1、2輛會超越一點,這部分市府會再加強宣導,一切就是為了行人的通行安全和方便。民眾一開始可能不習慣,市府會密集宣導、溝通、執行取締。

市府工務處長陳耀川說,這次市中心2千萬整平計畫,除了仁三路外,還有仁二、愛二、愛三、愛四、仁點、仁五路等,整個商圈的街廓商家意願書愈高,就會優先來施作,市和廠商和商家、民宅溝通中。

市府都發處長謝孝昆表示,基隆廟口成為騎樓整平的示範區,過去有一些商家不同意,只能順平,這次廟口夜市同意比率高,因此能一次部部整平,未來下一階段要在田寮河兩側的商家、民宅推動騎樓整平。

市長謝國樑今天視察仁三路騎樓整平工程表示,基隆廟口開始優化,明年1月全面推動騎樓留1.5米供行人通行。記者游明煌/攝影
市長謝國樑今天視察仁三路騎樓整平工程表示,基隆廟口開始優化,明年1月全面推動騎樓留1.5米供行人通行。記者游明煌/攝影
市長謝國樑今天視察仁三路騎樓整平工程表示,基隆廟口開始優化,明年1月全面推動騎樓留1.5米供行人通行。記者游明煌/攝影
市長謝國樑今天視察仁三路騎樓整平工程表示,基隆廟口開始優化,明年1月全面推動騎樓留1.5米供行人通行。記者游明煌/攝影
市長謝國樑今天視察仁三路騎樓整平工程表示,基隆廟口開始優化,明年1月全面推動騎樓留1.5米供行人通行。記者游明煌/攝影
市長謝國樑今天視察仁三路騎樓整平工程表示,基隆廟口開始優化,明年1月全面推動騎樓留1.5米供行人通行。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 謝國樑 騎樓

延伸閱讀

【即時短評】四接別政治霸凌 莫讓基隆港和環境付代價

再開四接環評…民團長期抗戰 王醒之:種種跡象擬強渡關山

四接環評下月開…四大爭議未解扯缺電 憂滅港風雨欲來

獨/四接環評再戰 謝國樑:不會讓台電做損害基隆的事

相關新聞

基隆聯宏社區都更意願達80% 謝國樑:將邁向招商里程碑

有300多住戶的基隆仁愛區聯宏社區,去年0403花蓮震後地下室鋼筋裸露更加嚴重,市府鑑定後有危險之虞貼黃單,市府成立都更...

宜蘭「最美櫻花林道」燈篙林道有人堆石燒烤 民眾怒批:沒公德

宜蘭員山鄉燈篙林道有「最美櫻花林道」之稱,每天很多人在此運動,昨天民眾發現位於林道終點3.7公里,有人就地生火,留下一堆...

台東包機直航再增曼谷、峴港航點 民眾出國旅遊更便利

台東豐年機場「空側道面改善工程」自2023年完工後,縣府爭取包機直航見成效,去年8月成功推動包機直飛越南河內,今年更再接...

影/康芮颱風吹進田 2個月後台東池上「伯朗爺爺」回歸崗位

台東知名景點池上鄉伯朗大道入口處設置的裝置藝術「伯朗爺爺」,10月遭康芮颱風吹進附近稻田裡,當地民眾發現趕緊搶救並通報公...

基隆捷運6月招標?陳世凱:都照進度發包時程不會延宕

基隆捷運綜合規畫去年獲行政院核定,新北市政府立即接手啟動基本設計及都市計畫變更作業,新北捷運局去年底,已經提送基本設計工...

回收塑膠化身貓熊現身安農溪畔 宜蘭三星推春節打卡景點

春節將近,宜蘭三星鄉公所規畫年節走春景點,其中一處是安農溪畔的「三星環保牧場」,利用回收塑膠製作近百隻貓熊,散落在安農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