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最美櫻花林道」燈篙林道有人堆石燒烤 民眾怒批:沒公德

燈篙林道3.7公里處,日前有人就地生火,留下一堆被燒過的木頭及灰燼,此危險行為恐引來森林火災,民眾大罵惡質、缺乏公德心。圖/翻攝自燈篙林道促進會臉書
燈篙林道3.7公里處,日前有人就地生火,留下一堆被燒過的木頭及灰燼,此危險行為恐引來森林火災,民眾大罵惡質、缺乏公德心。圖/翻攝自燈篙林道促進會臉書

宜蘭員山鄉燈篙林道有「最美櫻花林道」之稱,每天很多人在此運動,昨天民眾發現位於林道終點3.7公里,有人就地生火,留下一堆被燒過的木頭及灰燼。由於滿山都是林木及珍貴樹種,萬一引發森林大火恐一發不可收拾,惹來民眾大罵「惡質」、「缺乏公德心」,認養單位張貼公告嚴禁此行為。

燈篙林道長約3.7公里,海拔500多公尺,緩坡好走,道路兩旁種植包括昭和櫻、吉野櫻等不同品種的櫻花,每年2、3月間櫻花接力盛開,是縣內賞櫻人氣相當夯的超美景點,一年四季都有很多人來運動,林道終點處視野景觀開朗,更是觀賞無敵夜景的秘境。

「林道地面不能生火燒烤作業,容易引起火災」,鄭姓山友提供昨天清晨拍到的照片,熱心山友貼在燈篙林道促進會臉書粉絲頁,貼文提醒,應該有人前天下午或晚上在3.7 K平台堆石燒烤,已經違反林道規定。

貼文底下網友怒批,「可惡」、「缺乏公德心」、「為一己之私而破壞自然美景生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知識更是觀念」、「嚴禁在林區燃燒烤肉與吸菸」、「維護山林人人有責」。

負責維護的燈篙林道促進會研判,應是前幾天假日到此觀賞夜間的民眾所為,最近幾天冷氣團來襲,山上晚間更冷,可能是遊客就地生火取暖。由於林道夜景近來經網友拍照打卡,美照相傳,越來起多人上山賞景,晚上幾乎都有30至50人,其實當地人都知道規矩,可能外地遊客做出的事。

燈篙林道促進會總幹事林建成表示,燈篙林道有上百公頃台灣一級特有珍貴樹種的肖楠樹,更有170幾年的二葉松,林相非常豐富,希望大家好好維護,不要破壞,他們今天已經上去張貼公告,嚴禁地面生火或烤肉等行為。山友們也起共同監督,發現有人不當行為立即糾正,若勸阻無效拍照檢舉。

燈篙林道促進會張貼公告,嚴禁地面生火或烤肉等行為。圖/翻攝燈篙林道促進會臉書
燈篙林道促進會張貼公告,嚴禁地面生火或烤肉等行為。圖/翻攝燈篙林道促進會臉書
燈篙林道3.7公里處,日前有人就地生火,留下一堆被燒過的木頭及灰燼,此危險行為恐引來森林火災,民眾大罵惡質、缺乏公德心。圖/翻攝自燈篙林道促進會臉書
燈篙林道3.7公里處,日前有人就地生火,留下一堆被燒過的木頭及灰燼,此危險行為恐引來森林火災,民眾大罵惡質、缺乏公德心。圖/翻攝自燈篙林道促進會臉書

櫻花 山友 多人

延伸閱讀

冷空氣增強明達高峰 高山可望降雪 冬至、跨年各迎1波冷氣團

獨家限量!8位暖心插畫家設計「袋袋平安」紅包袋 宜蘭慈懷義賣

宜蘭推國中小媒體識讀 進攝影棚體驗當主播

宜蘭柯林路部分車道寬僅1.5公尺 縣府擬整併標線

相關新聞

「警界郭富城」吳念橋暫別警職服役 感性發聲:聚是緣分 散也是開始

因外型俊朗、氣質出眾而被封為「警界郭富城」的25歲台東員警吳念橋,即將暫別警職,於7月24日前往成功嶺服替代役,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兵役生涯,預計2026年1月24日退役。消息一出引發眾人關注,他也在個人社群平台Threads感性發聲,感謝這段警界旅程的回憶與成長。

台東縣政府宣布 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的影響,台東發布豪雨特報,台東縣政府宣布,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省時省力送文書 礁溪公所贈送鄰長每人1台輕巧手推車當工作車

鄰長是服務民眾的第一線,他們年紀普遍比較大,代為發送政府文書資料往往造成體力負擔,宜蘭礁溪鄉公所體貼鄰長的工作是辛苦體力...

影/台東晴空出現巨大「龍捲風」 專家解惑:塵捲風才對

今天台東縱谷平原上空出現類似龍捲風的奇景,時間約延續10分鐘之久,高聳直入天際,鹿野、關山一帶居民都有看見。台東氣象站解...

花蓮震後還要面臨台鐵漲價 縣長徐榛蔚:未來會官逼民反

花蓮震後交通不穩定,又面臨台鐵本月23日調漲票價,北花漲幅達32%,來回一趟要花上千元,縣長徐榛蔚今在議會答詢長嘆一口氣...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