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廚陪校廚精進廚藝2.0 提升宜蘭學生午餐營養美味更加分

縣長林姿妙感謝林錦成等主廚對營養午餐投入與關心。記者戴永華/攝影
縣長林姿妙感謝林錦成等主廚對營養午餐投入與關心。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縣政府今年3月推主廚入校輔導營養午餐,讓菜色與美味更升級,這學期推出廚藝精進2.0,今天邀請主廚前往黎明國小與縣長林姿妙及校廚示範料理,林錦成主廚建議各校在學生用餐前說明食材營養成份,灌輸食農教育理念,讓孩子學會珍惜食物。

宜蘭上次邀請主廚輔導縣內4所國小,這學期延伸到4所中大型自設廚房學校包括黎明國小、光復國小、北成國小及中山國小,縣府更鼓勵各校研發午餐菜單,例如大同國中運用原民鄉特色食材小米、紅藜麥及馬告設計在地特色料理,該校今年6月參加教育部國教署舉辦「午星獎」菜單榮獲創意設計獎。

縣府這次與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同業公會全聯會、財團法人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及宜蘭縣萬得福食藝推展協會合作「學校午餐廚藝精進2.0計畫」,請到具有學校團膳豐富經驗的周維民主廚辦理「學餐廚師精進工作坊」,以「校廚研習」方式帶入廚藝實作,讓校廚和團膳廚工增進廚藝。

周維民分享烹調技巧,與縣長林姿妙共同示範料理「蒜茸鮮蒸粄條」,蘭陽烏石港海景酒店主廚林錦成端上蠔汁馬鈴薯燜雞、香蔥蒜味拌時蔬、南瓜奶油鮮濃湯等色香味又兼具營養成分的午餐料理,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林姿妙表示,自108年9月起,縣內開始實施國中小學童免費營養午餐,這是縣府的重要施政。為改善學校午餐剩食問題及提升學童滿意度,縣府持續推動廚藝精進計畫,邀請主廚輔導校廚團隊,以「吃在地、食當季」理念認識食材特性,並找出最適合的烹飪技巧,感謝周維民主廚、林錦成主廚及林奕成主廚對營養午餐投入與關心。

宜蘭縣政府邀請主廚進入學校陪伴校廚,交流精進廚藝,提升學生的營養午餐品質更加美味與健康。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縣政府邀請主廚進入學校陪伴校廚,交流精進廚藝,提升學生的營養午餐品質更加美味與健康。記者戴永華/攝影
主廚周維民分享烹調技巧,與縣長林姿妙共同示範料理「五彩鮮蔬粄條」。記者戴永華/攝影
主廚周維民分享烹調技巧,與縣長林姿妙共同示範料理「五彩鮮蔬粄條」。記者戴永華/攝影
林錦成主廚製作的「蠔汁馬鈴薯燜雞」,非常好下飯。記者戴永華/攝影
林錦成主廚製作的「蠔汁馬鈴薯燜雞」,非常好下飯。記者戴永華/攝影
林錦成主廚製作的「南瓜奶油濃湯」,滋味鮮美。記者戴永華/攝影
林錦成主廚製作的「南瓜奶油濃湯」,滋味鮮美。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縣政府邀請主廚進入學校陪伴校廚,交流精進廚藝,提升學生的營養午餐品質更加美味與健康。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縣政府邀請主廚進入學校陪伴校廚,交流精進廚藝,提升學生的營養午餐品質更加美味與健康。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縣政府邀請主廚進入學校陪伴校廚,交流精進廚藝,提升學生的營養午餐品質更加美味與健康。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縣政府邀請主廚進入學校陪伴校廚,交流精進廚藝,提升學生的營養午餐品質更加美味與健康。記者戴永華/攝影

學校午餐 宜蘭 料理 林姿妙 營養午餐 食材 食農教育

延伸閱讀

涉貪遭求刑20年…宜蘭縣長林姿妙議會答詢 數度喊冤:沒做壞事

涉貪遭檢求處20年重刑 林姿妙痛批:看見與惡最近的距離

找嘸接棒人選 藍營人士喊宜蘭跟民眾黨換新竹

林姿妙官司牽動2026宜縣長選舉 陳琬惠:藍白有合作空間

相關新聞

少子化 高中免試名額18.8萬 創新低

教育部昨公布一一四學年度高中免試入學、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及五專完全免試入學等招生簡章,在少子化影響下,高中免試入學名額...

校園耕田種菜...首屆國家食農教育獎 彰化北斗國中獲表揚

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今頒獎,彰化縣北斗國中2014年起步,在校園開闢農田、搭建雞舍,成立學生社團參與農耕和學習田...

北市委辦德育經營幼兒園捲狼師案 教育局:7月底提前解約

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學院於北市經營的2家教保機構,日前有狼師對孩童不當對待遭起訴,其中一所非營利幼兒園由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

外籍師遭小學生比中指 施景中:大人不良身教深深危害下一代

英國籍美語補習班老師Liza Milne遭2名國小6年級學生比中指,家長卻毫無作為,讓她憂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台大醫院產科...

影/「什麼叫做不見了」學生找嘸考卷 女老師暴怒踹桌椅畫面曝光

宜蘭礁溪鄉某國小一年級學生疑因找不到考卷惹怒老師,女老師大聲斥責質問學生,還踹踢學生桌椅,全班學生嚇到不敢講話,被踹桌椅...

高一女教國一弟數學「氣到哭」 網勸教育外包:為家庭著想

用心教導別人對方卻不領情,真的會讓人很委屈。近日有一位高中生發文,表示自己在教國一弟弟數學時十分認真,但弟弟卻相當不耐煩,讓她直接「氣到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