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晃不停!凌晨連4震「最大規模5.4」嘉義阿里山也很搖

花蓮市百年老樹不敵颱風傾倒 縣府、樹木專家出手搶救

位於舊車站田浦、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旁的百年老榕樹,根部因罹患「樹癌」褐根病而逐漸腐爛,不敵康芮颱風強風豪雨傾倒,令在地民眾不捨。記者王思慧/攝影
位於舊車站田浦、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旁的百年老榕樹,根部因罹患「樹癌」褐根病而逐漸腐爛,不敵康芮颱風強風豪雨傾倒,令在地民眾不捨。記者王思慧/攝影

康芮颱風花蓮帶來許多災情,其中位於舊車站田浦、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旁的百年老榕樹,根部因罹患「樹癌」褐根病而逐漸腐爛,不敵強風豪雨傾倒,令在地民眾不捨。今天樹木專家到場檢查,將「動手術」切除、給予養分挽救,縣府農業處也允諾盡力救老樹。

民進黨縣議員胡仁順指出,這棵老榕樹在舊田浦車站開設前就佇立在花蓮市,如今車站已廢站,老榕樹仍在,估算至少有110年的歷史,是花蓮市最大最老的榕樹。卻因罹患褐根病,不敵康芮颱風傾倒,感到非常可惜,因此今天邀請縣府保育與林政科、樹木保護中心等專業人員到現場會勘,希望透過專業維持老樹生命。

樹木保護中心老闆謝煥廷表示,這棵百年老樹感染褐根病,病菌會侵蝕樹根部,並影響疏導組織,樹幹的支撐力逐漸減弱且耐受力不足,導致樹木容易被強風吹倒,需要「外科手術」救治樹木。

謝煥廷說,目前主要將染病處切到只剩乾淨組織,引導健康根系提供樹木營養來源,以維持生長機能,中心研發一款裝有樹根喜愛空間及養分的導根袋,根系接觸後生長速度會上升,測試1個月可長約100公分。

「搶救老樹必須跟時間賽跑」,謝說,先出動吊車將樹木扶正,並用8至10組鋼架支撐主體,之後再展開土壤燻蒸消毒工作,去除病源菌,避免二度感染,救援黃金期平均約3個月,要盡快用黑網蓋住樹,並用保濕的麻布袋包覆樹幹且持續灑水等,維持其生命。

農業處長陳淑雯指出,縣內列管老樹約622棵,這棵老樹縣府在7月修枝時,沒發現染病,目前會先以續命為主要工作,應可暫時撐1至2個月;在這段時間邀市公所、台鐵公司現勘,待專業團隊評估手術成功率或存活率後,再決定搶救做法。

花蓮市老榕樹位於舊車站田浦、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旁,至今有超過100年的歷史。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市老榕樹位於舊車站田浦、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旁,至今有超過100年的歷史。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市這棵老榕樹估算至少有110年的歷史,是花蓮市最大最老的榕樹,卻因罹患褐根病,不敵康芮颱風傾倒。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市這棵老榕樹估算至少有110年的歷史,是花蓮市最大最老的榕樹,卻因罹患褐根病,不敵康芮颱風傾倒。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市百年老榕樹因罹患褐根病,不敵康芮颱風傾倒,縣府與樹木專家將搶救。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市百年老榕樹因罹患褐根病,不敵康芮颱風傾倒,縣府與樹木專家將搶救。記者王思慧/攝影

康芮颱風 手術 花蓮

延伸閱讀

人民聲請傳喚專家證人法官不能拒絕? 律師林石猛:非法院自由裁量

今年秋颱特多…11月恐還有颱風!氣象專家「更擔心這事」

今明東北季風最強明顯降溫 銀杏颱風路徑曝、警報機會低

獨/張翰颱風外送險變忌日!招牌砸頭人車倒地:大陰影

相關新聞

基隆推汙水接管 住戶想保住增建物 市府認定違建今拆除

基隆市政府在遠源路249巷推動汙水下水道接管作業,部分住戶本自行拆除違建,工務處查報違建確定後,排定今天拆除。當地住戶拉...

基隆電動車新方案 限車款可0月資或選Gogoro等補助6萬

基隆市環保局今天公布新版公益青年免費電動機車補助方案,明年1月起開始網路登記,每月限1千輛,取得資格可向友善車行送件。有...

基隆聯宏社區都更意願達80% 謝國樑:將邁向招商里程碑

有300多住戶的基隆仁愛區聯宏社區,去年0403花蓮震後地下室鋼筋裸露更加嚴重,市府鑑定後有危險之虞貼黃單,市府成立都更...

宜蘭「最美櫻花林道」燈篙林道有人堆石燒烤 民眾怒批:沒公德

宜蘭員山鄉燈篙林道有「最美櫻花林道」之稱,每天很多人在此運動,昨天民眾發現位於林道終點3.7公里,有人就地生火,留下一堆...

台南南島文化節 11/16起連2天台史博登場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宣布,2024台南南島文化節11月16日起一連2天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登場,主題是「海洋的印記-南島之...

台東包機直航再增曼谷、峴港航點 民眾出國旅遊更便利

台東豐年機場「空側道面改善工程」自2023年完工後,縣府爭取包機直航見成效,去年8月成功推動包機直飛越南河內,今年更再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