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招偷看LINE訊息不怕被發現已讀 iPhone一動作獨享「未讀祕技」

高階警人事發布!基市局長被控性騷降調航警副局長 廖美鈴升副署長

本周「血型+生肖」財運TOP5!第一名「好運爆發」:財源滾滾而來

舊草嶺隧道百周年活動 昨起推出古今照片展、光影體驗

舊草嶺隧道1924年通車,北起新北福隆,南至宜蘭石城,全長2167公尺,新草嶺隧道開通後廢棄,2008年改建為自行車道。圖/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舊草嶺隧道1924年通車,北起新北福隆,南至宜蘭石城,全長2167公尺,新草嶺隧道開通後廢棄,2008年改建為自行車道。圖/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草嶺隧道是日本時代連通台北與宜蘭的重要鐵路隧道,今年滿100周年,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出百周年紀念活動,昨晚起跑,展出老照片帶遊客回顧舊時風華,今天開始推出光影體驗,民眾穿越隧道將感受光影構成的東北角四季風光。

東北角風管處指出,舊草嶺隧道1924年通車,北起新北福隆,南至宜蘭石城,全長2167公尺,是當時全台最長的鐵路隧道;1970年代鐵路管理局推動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1985年新草嶺隧道通車,舊隧道廢棄約20年,2008年重新開放為自行車道,供民眾觀光休閒。

今年是舊草嶺隧道百周年,東北角風管處推出百周年活動,原訂10月4日舉辦,遇到山陀兒颱風,延至9日,昨天下午6時在舊草嶺隧道南口盛大舉行;觀光署主任秘書方正光出席,表示舊草嶺隧道是東北角熱門路線,帶動區域觀光也屢屢獲獎,盼繼續努力讓國內外遊客認識隧道魅力。

百周年活動分為3個部分,古今風華照片展、舊草嶺隧道光影藝術、白雲飛處古今音樂會。音樂會昨日已經結束,古今照片在舊隧道南口的展覽館展出到12月30日,光影藝術則從今天開始,在隧道內以光影方式投射海豚、海浪、芒花、壯圍沙丘、龜山朝日等東北角景色,展出到明年4月。

東北角風管處表示,民眾騎自行車穿越隧道後,在體力許可的情況下,也可以串遊20公里長的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行經萊萊海蝕平台、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村等海景與在地文化;除了搭乘台鐵,也可以轉乘台灣好行巴士,其中宜蘭路線到今年底前持電子票證可享客運票價免費。

光影藝術從今天開始,在隧道內以光影方式投射海豚、海浪、芒花、壯圍沙丘、龜山朝日等東北角景色,展出到明年4月。圖/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光影藝術從今天開始,在隧道內以光影方式投射海豚、海浪、芒花、壯圍沙丘、龜山朝日等東北角景色,展出到明年4月。圖/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舊草嶺隧道百周年活動昨天起跑,觀光署主任秘書方正光盼繼續努力讓國內外遊客認識隧道魅力。圖/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舊草嶺隧道百周年活動昨天起跑,觀光署主任秘書方正光盼繼續努力讓國內外遊客認識隧道魅力。圖/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古今照片在舊隧道南口的展覽館展出到12月30日,展現百年來舊草嶺隧道的風華與變遷。圖/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古今照片在舊隧道南口的展覽館展出到12月30日,展現百年來舊草嶺隧道的風華與變遷。圖/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光影 宜蘭 草嶺

延伸閱讀

桃園鐵路地下化進度逾3成 2033年起陸續通車

曾文水庫峽谷音樂會11月登場 女高音與弦樂家共譜樂章

曾文水庫峽谷音樂會11/2登場 遊客搭船湖面欣賞樂音

吃鴨紓壓...宜蘭鴨鄉鴨香活動即將登場 品嘗鴨料理好吃好玩

相關新聞

基隆推汙水接管 住戶想保住增建物 市府認定違建今拆除

基隆市政府在遠源路249巷推動汙水下水道接管作業,部分住戶本自行拆除違建,工務處查報違建確定後,排定今天拆除。當地住戶拉...

基隆電動車新方案 限車款可0月資或選Gogoro等補助6萬

基隆市環保局今天公布新版公益青年免費電動機車補助方案,明年1月起開始網路登記,每月限1千輛,取得資格可向友善車行送件。有...

強颱康芮直撲台灣 國軍進駐台東鄉鎮防災

強烈颱風「康芮」暴風圈即將觸陸,台東首當其衝,國軍第二作戰區今天依中央及地方需求,支援災防整備,預置兵力及機具至鄉鎮市,...

郵車候車亭亮相!除了花蓮玉里 基隆也有「行動郵局」

基隆市公車「七堵郵局站」的候車亭,變身行動郵局今天揭幕。改造案推手、副市長邱佩琳說,感謝郵政公司協助市府,讓公共設施和城...

影/空軍基地測戰機噪音卻要車輛降低音量行駛?民眾好納悶

台東省道台11線公路富岡段,這幾天民眾直擊疑環保單位執行公路車輛噪音檢測取締,但有趣的是取締路段及區域竟為空軍志航機基地...

基隆聯宏社區都更意願達80% 謝國樑:將邁向招商里程碑

有300多住戶的基隆仁愛區聯宏社區,去年0403花蓮震後地下室鋼筋裸露更加嚴重,市府鑑定後有危險之虞貼黃單,市府成立都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