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3.3億元產值!宜蘭「茶金傳奇」中山村灌溉系統動工

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投入9980萬元,改善中山地區的灌溉系統,包含新設管線、新建調蓄池等。圖/農水署宜蘭管理處提供
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投入9980萬元,改善中山地區的灌溉系統,包含新設管線、新建調蓄池等。圖/農水署宜蘭管理處提供

宜蘭冬山鄉中山村是著名的茶葉與柚子產地,被譽為「宜蘭茶金傳奇」,不過灌溉設施老舊,且設計存在缺失,限制了農業發展;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投入9980萬元,改善中山地區的灌溉系統,包含新設管線、新建調蓄池等,預計明年完工後,每年可以增加3.3億元產值。

中山村位於冬山鄉南端,屬於典型的農村社會,2001年中山休閒農業區成立,是全台第一個休閒農業示範區,主打農業、休閒與自然生態結合,806公頃的園區內除了著名的素馨茶與文旦柚,還有小埤湖、梅花湖、新寮瀑布等景點,每年吸引4、50萬人次。

中山村長廖月蕙表示,中山地區只有1條灌溉水路,目前因老舊破損,取水口堆滿土砂,只能取到大概一半的水量;此外原本的設計就有缺陷,取水口與調蓄池落差僅不到1公尺,水流過於緩慢。許多農民可望整修,但輸水管線穿過多處私人土地,修繕不便,農民也難以負擔費用。

農水署宜蘭管理處2022年首開座談會,了解中山地區農民的用水問題,決心一勞永逸解決,2023年開始設計工程,今年上半年獲核定經費9980萬元,啟動中山地區擴大灌溉服務工程,今天動工。農水署長蔡昇甫、宜蘭管理處長朱清湧、立法委員陳俊宇等人到場祝禱,祈求工程平安。

朱清勇表示,工程將升級取水設施,將多處老舊且經過私人土地的管線汰換,重建1條長4508公尺的新管線,並新建200噸的中樞蓄水池、3200噸的大型調蓄池,同時修繕既有的功用蓄水池;除了硬體設施,也規劃導入智慧灌溉系統,肩射農田用水狀況調整灌溉排成。全部工程將耗時365個日曆天。

蔡昇甫說,工程完工後預計可以灌溉152公頃農田,使150戶一及生產農家受惠,單是農業產值,每年就可以增加1.2億元,若加上二級加工業、三級休閒農業,整體產業鏈每年可增加3.3億元產值;這次工程不僅惠及農民,也能減少水資源浪費,促進台灣農業永續發展。

中山地區盛產茶葉、柚子,中山休閒農業區是全台第一個休閒農業示範區,每年可吸引數十萬遊客。記者陳敬丰/攝影
中山地區盛產茶葉、柚子,中山休閒農業區是全台第一個休閒農業示範區,每年可吸引數十萬遊客。記者陳敬丰/攝影
宜蘭冬山鄉中山地區灌溉系統工程今天動工,農水署長蔡昇甫(右三)、宜蘭管理處長朱清湧(右一)、立法委員陳俊宇(右四)等人到場。記者陳敬丰/攝影
宜蘭冬山鄉中山地區灌溉系統工程今天動工,農水署長蔡昇甫(右三)、宜蘭管理處長朱清湧(右一)、立法委員陳俊宇(右四)等人到場。記者陳敬丰/攝影

宜蘭 農民

延伸閱讀

38輛M1A2T估年底抵台 林憶君爆訓練場工程進度延宕二年

好消息!宜蘭鐵路高架配合款下修至53.87億 陳金德爭取直接對半砍

藏屍16年!韓男狠殺女友灌水泥砌磚埋陽台 因抓漏工程才曝光

比去年更精彩! 2024「頭城煙火節」挑戰施放1680秒主題花火 加碼200台無人機燈光秀、240秒隱藏節目超期待

相關新聞

基隆恐龍AR園區拍婚紗要6千 民批「盤子」海科館協調業者:將不收費

民眾今在網路爆料指到基隆潮境公園拍婚紗照卻要收6千元場地費,質疑「被坑殺」,引發爭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民眾所指應...

花東快重新評估但金額嚇人被退回 民代首長盼:解決救護需求

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於2020年重啟,卻因造價金額高達3614億元,上月遭交通部退回。花蓮縣長徐榛蔚昨喊話中央「補完環...

宜蘭高鐵興建經費衝4000億 創下宜蘭有史以來最大工程

高鐵延伸宜蘭工程興建經費1880億元,但這是3年前數字,全案目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若通過環評進入綜合規劃,會再次計算工程...

成功農會3員工年終領0元 控申訴遭威脅「會死得很難看」

疑受農會改選影響,台東縣成功鎮農會爆發年終獎金爭議,農會員工多半領取10幾萬元至30萬元不等年終獎金,卻有三名員工考績被...

基隆推汙水接管 住戶想保住增建物 市府認定違建今拆除

基隆市政府在遠源路249巷推動汙水下水道接管作業,部分住戶本自行拆除違建,工務處查報違建確定後,排定今天拆除。當地住戶拉...

基隆電動車新方案 限車款可0月資或選Gogoro等補助6萬

基隆市環保局今天公布新版公益青年免費電動機車補助方案,明年1月起開始網路登記,每月限1千輛,取得資格可向友善車行送件。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