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搶救三星蔥移地育苗初現成果 45公噸健康種苗返鄉
三星蔥是宜蘭三星鄉標誌性作物,近年受到極端天氣與病蟲害影響,產量大幅下降,縣府、農會與農業部合作,去年開始移地育種,夏天時在高海拔的大同鄉栽培種苗,今年成果初步展現,9月底到10月初將陸續移回45公噸健康種苗,預計可採收約135公噸的青蔥。
三星蔥2019年巔峰時期可產出約9000公噸,創造5億元產值,然而近年產量逐年下滑。三星地區農會指出,受到極端天氣影響,青蔥容易罹患軟腐病,加上甜菜夜蛾等病蟲害肆虐,產量比起巔峰時期下降了一半左右,栽種面積也從2021年的443公頃下降到今年的337公頃。
為了搶救三星蔥,農會推出多項計畫,其中之一就是育種。青蔥的栽培方式是分株栽培,經過多次分株的青蔥容易留存病毒,導致生長勢弱、矮化減產,農會、縣府與農業部花蓮農改場、農試所等單位合作,2021年開始在三星設立網室培植原原種苗。
根據農試所的技術轉移資料,網室培育且篩檢過後的無特定病毒種苗,比起經過多次分株的青蔥,罹患軟腐病的比例下降16.8%,缺株的比例下降19.6%,單位面積產量增加28%;種苗計畫的第二步,就是夏天時移植無病毒種苗到高海拔地區。
縣府農業處指出,大同鄉四季與南山地區海拔約800到1200公尺,溫度較平地低攝氏7到8度,病蟲害較少,適合6到7月盛夏時節轉作青蔥;去年夏天首次試作0.6公頃的三星蔥保種圃,農民普遍肯定,今年擴大面積到2.5公頃,9月底開始陸續採收種苗,移回平地栽種。
三星農會表示,目前預估採收的種苗數量為45公噸,運回平地後大約是7到8公頃的栽種面積,以過去經驗估計,起碼可以收成3倍的產量,約135公噸;目前成果初步展現,明年將擴大四南地區的種植面積到3公頃,待四南地區農民栽培管理技術更成熟,會逐步增加到5公頃、8公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