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起晴冷至周四…早晚探7度 周五起逐日回暖

活化石龍宮貝喊出16萬!神秘買家12萬買下 拾獲漁民1點認同他捨棄更高價

林姓漁民在龜山島外海撈到極稀有的活化石「「龍宮貝」,活體寬約20公分,外形完整且珍貴,有人出價到16萬元,但他最後選擇12萬元的神秘買家,這位買家是為了放生。圖/漁民提供
林姓漁民在龜山島外海撈到極稀有的活化石「「龍宮貝」,活體寬約20公分,外形完整且珍貴,有人出價到16萬元,但他最後選擇12萬元的神秘買家,這位買家是為了放生。圖/漁民提供

宜蘭林姓漁民21日出海捕魚,在龜山島外海撈到極為稀有的活化石「龍宮翁戎螺」,俗稱「龍宮貝」,活體寬約20公分,外形完整且珍貴。這兩天有人喊價到16萬元有意購買,但他最後選擇12萬元的劉姓買家,這位神秘買家是為了放生,獲得林姓漁民認同,即便少賺4萬元,也願協助對方共植福田。

據了解,這位12萬元的買家姓劉,家住台北,今晚8點來到林姓漁民家中完成交易,他不僅要求林姓漁民放生,還必須在捕撈到龍宮貝的原處海域放生。林姓漁民依照雙方約定,明天凌晨出海放回原來捕獲的海域。

林姓漁民捕撈到極為珍貴的「龍宮貝」,他原想只要價格合理就割愛,未料消息一出後,接連出現4個買家,出價一個比一個高,分別是8萬、11萬6千元、12萬、16萬元,但他今天選擇12萬的買家交易,買主也馬上趕到宜蘭,之後又有人出價,但林姓漁民說,出價再高他都不賣了,對方買家劉先生很有愛心,會完成對方放生的心願。

從事漁業30多年的林姓漁民說,以前也曾在龜山島外海捕獲到龍宮貝,都屬於6公分至10公分小顆,最多不過賣個6萬元;21日清晨7點半,捕撈到的活體龍宮貝比過去大的多,寬約20公分、高約15公分,外殼完好,全無磨損,讓他相當驚喜。

龍宮貝是目前最大翁戎螺科物種,出現於古生代寒武紀的古老生物,距今約5億年前;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台灣多記錄於東北角,外型與宮殿相似,特徵為殼口有細長裂縫,長達貝殼周緣一半,台灣漁民偶爾會在外海拖網時撈獲活體,又被稱為「活化石」。

國立台灣博物館今上午透過社群網站臉書粉絲專頁建議,不要私藏,遵循不捕殺、不干擾與不破壞原則,生物有其適應環境,應讓它們回歸自然,才能確保未來世代也能享有這些資源。漁民最後選擇放生,符合各界對於生態保育的期待。

林姓漁民在龜山島外海撈到極稀有的活化石「「龍宮貝」,活體寬約20公分,外形完整且珍貴,有人出價到16萬元,但他最後選擇12萬元的神秘買家,這位買家是為了放生。圖/漁民提供
林姓漁民在龜山島外海撈到極稀有的活化石「「龍宮貝」,活體寬約20公分,外形完整且珍貴,有人出價到16萬元,但他最後選擇12萬元的神秘買家,這位買家是為了放生。圖/漁民提供

化石 宜蘭 放生 漁民 龜山島

延伸閱讀

稀有龍宮貝售出了!漁民宜蘭捕獲「16萬賣出」 買家要放生回歸自然

台博館盼龍宮貝回歸自然 捕獲漁民:不可能

待買家收購…宜蘭漁民捕獲龍宮貝 台博館盼「回歸自然」

龜山島外海現蹤!宜蘭漁民捕獲稀有「活體龍宮貝」待價而沽

相關新聞

花東快重新評估但金額嚇人被退回 民代首長盼:解決救護需求

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於2020年重啟,卻因造價金額高達3614億元,上月遭交通部退回。花蓮縣長徐榛蔚昨喊話中央「補完環...

宜蘭高鐵興建經費衝4000億 創下宜蘭有史以來最大工程

高鐵延伸宜蘭工程興建經費1880億元,但這是3年前數字,全案目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若通過環評進入綜合規劃,會再次計算工程...

成功農會3員工年終領0元 控申訴遭威脅「會死得很難看」

疑受農會改選影響,台東縣成功鎮農會爆發年終獎金爭議,農會員工多半領取10幾萬元至30萬元不等年終獎金,卻有三名員工考績被...

基隆推汙水接管 住戶想保住增建物 市府認定違建今拆除

基隆市政府在遠源路249巷推動汙水下水道接管作業,部分住戶本自行拆除違建,工務處查報違建確定後,排定今天拆除。當地住戶拉...

基隆電動車新方案 限車款可0月資或選Gogoro等補助6萬

基隆市環保局今天公布新版公益青年免費電動機車補助方案,明年1月起開始網路登記,每月限1千輛,取得資格可向友善車行送件。有...

強颱康芮直撲台灣 國軍進駐台東鄉鎮防災

強烈颱風「康芮」暴風圈即將觸陸,台東首當其衝,國軍第二作戰區今天依中央及地方需求,支援災防整備,預置兵力及機具至鄉鎮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