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竹苗「園縣市高峰會」移師花蓮舉辦 盼補助吸引鄉親訪花

「園縣市高峰會」是竹竹苗的溝通合作平台,今天移師花蓮舉行。右起依序為新竹代理市長邱臣遠、新竹縣長楊文科、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長陳宗權。記者王思慧/攝影
「園縣市高峰會」是竹竹苗的溝通合作平台,今天移師花蓮舉行。右起依序為新竹代理市長邱臣遠、新竹縣長楊文科、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長陳宗權。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震後觀光市場經濟不佳,縣府爭取各縣市到花蓮振興經濟。新竹縣長楊文科、新竹代理市長邱臣遠、苗栗縣長鍾東錦決定首長高峰會議移師花蓮舉行,並提出各項補助方案,包括竹市團體活動到花蓮補助2.5萬元,苗栗編500萬元預算,鼓勵鄉親到花蓮住兩晚,及雙方農產品交流等,振興花蓮經濟。

今天竹竹苗三縣市長帶領團隊搭火車到花蓮,花蓮縣府派人迎接,約60人在車站階梯上拍大合照,手握拳比出加油手勢,喊出「花蓮加油」,盼帶給花蓮力量。

花蓮縣府行政研考處長吳昆儒說,4月中旬縣長徐榛蔚親自致電給藍營縣市首長,希望各縣市活動,能提供攤位給農友或伴手禮業者擺攤展售商品;公務團能第一優先考慮到花蓮旅遊,或是公務採購以花蓮農特產品為主。

吳昆儒說,這段時間陸續收到縣市長的協助與回應,包括雲林縣、苗栗縣都有相關補助花蓮旅遊政策,台中市府更喊出將有100個旅遊團來花蓮,其他縣市政府透過採購支持,將會議移到花蓮舉行等,對地方有很大的幫助,感謝各級單位的協助振興花蓮。

「園縣市高峰會」是竹竹苗的溝通合作平台,每3個月開會1次。楊文科表示,上次高峰會決定要力挺花蓮,這次到花蓮除了三縣市長,還有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新竹縣府規畫孝親補助觀光旅遊、鼓勵參訪與研習活動在花蓮舉辦、鼓勵民眾買花蓮伴手禮等,竹縣農會也有花蓮農產品專櫃,促銷農特產品。

鍾東錦指出,花蓮有很多苗栗的鄉親,早期在花蓮開墾跟定居,到花蓮關心是應該的,本來就有編500萬元預算,鼓勵鄉親到花蓮觀光住2個晚上,每人有1000元補助。苗縣農會上周先來花蓮交流,鼓勵宗教社團、自強活動辦在花蓮。

邱臣遠說,為鼓勵新竹市民振興花蓮觀光,推出團體旅遊補貼最高2.5萬元、年底耶誕市集提供5攤位給花蓮廠商,也有文化表演獎勵補助等,多面向振興花蓮。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長陳宗權說,向園區廠商大力促銷花蓮振興方案,盼廠商協助花蓮,振興花蓮經濟。

「園縣市高峰會」參訪團今天在市區用餐、採購名產,下午在煙波大飯店花蓮館舉行會議,明天在花蓮中南區旅遊,停留3天2夜。

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三縣市長帶領團隊搭火車到花蓮,約60人在車站階梯上拍大合照,手握拳比出加油手勢,喊出「花蓮加油」。記者王思慧/攝影
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三縣市長帶領團隊搭火車到花蓮,約60人在車站階梯上拍大合照,手握拳比出加油手勢,喊出「花蓮加油」。記者王思慧/攝影
「園縣市高峰會」是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的溝通合作平台,每3個月開會1次,今天移師花蓮舉行。記者王思慧/攝影
「園縣市高峰會」是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的溝通合作平台,每3個月開會1次,今天移師花蓮舉行。記者王思慧/攝影

新竹 花蓮

延伸閱讀

園縣市高峰會移師花蓮 逾60人3天2夜振興觀光

影/新埔義民廟祭典吸引信眾 人潮車潮多楊文科半途換乘機車

台上1分鐘台下10年功 鍾東錦喊話付費支持藝文表演

新竹縣長楊文科授階2線3星 竹縣消防局增置3名副大隊長

相關新聞

影/「第一鮪」由宜蘭奪下 蘇澳籍漁船捕獲216公斤母黑鮪

進入黑鮪魚季,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傳出捷報!蘇澳籍漁船全昌隆681號捕獲一尾活體母黑鮪,今天凌晨在鞭炮祝賀聲中返抵漁港,上午...

403地震周年 太魯閣上半年逐步開放天祥、大清水遊憩區

403地震發生滿周年,太魯閣國家公園不僅遭重創,加上去年颱風侵襲,是開園38年來最嚴重的災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

403花蓮地震周年/直擊太魯閣傷痕 國家公園復原迎賓再等7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多達400萬名遊客造訪,堪稱台灣觀光門面,去年403地震是開園以來最嚴重的災害,導致遊客崩跌剩不到一半...

基隆恐龍AR園區拍婚紗要6千 民批「盤子」海科館協調業者:將不收費

民眾今在網路爆料指到基隆潮境公園拍婚紗照卻要收6千元場地費,質疑「被坑殺」,引發爭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民眾所指應...

花東快重新評估但金額嚇人被退回 民代首長盼:解決救護需求

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於2020年重啟,卻因造價金額高達3614億元,上月遭交通部退回。花蓮縣長徐榛蔚昨喊話中央「補完環...

宜蘭高鐵興建經費衝4000億 創下宜蘭有史以來最大工程

高鐵延伸宜蘭工程興建經費1880億元,但這是3年前數字,全案目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若通過環評進入綜合規劃,會再次計算工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