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試辦「視覺化減速標線」民眾霧煞煞 誤以為提醒「加速通過」

宜蘭試辦「視覺化減速標線」民眾霧煞煞,誤以為提醒「加速通過」,冬山鄉長林峻輔今天現勘,加強宣導用路人減速。圖/鄉公所提供
宜蘭試辦「視覺化減速標線」民眾霧煞煞,誤以為提醒「加速通過」,冬山鄉長林峻輔今天現勘,加強宣導用路人減速。圖/鄉公所提供

宜蘭縣政府推動「視覺化減速標線」,首次在冬山鄉及宜蘭市兩處道路兩側試辦畫設楔型標線,讓用路人感覺車道變窄,但很多民眾看不懂用意,反而以為提醒「加速通過」。冬山鄉長林峻輔今前往現勘,呼籲民眾千萬別搞錯,看到這標線是要「減速」,不是加速。

冬山鄉珍珠一路與富英路口、宜蘭市樹人路與東園路口出現以往從未見過的路面標線,在行駛道路兩旁,多出一段段的白色菱形方塊,感覺柏油路面變窄。宜蘭市菜園里長陳俊堯說,有機車騎士經過時不清楚是什麼標線,覺得怪怪的,反而往中間的柏油路面騎去。

網路上有人貼文提問,底下卻有人留言「加速通過」、「看到這個標線會想越開越快」、「飛機跑道的概念」、「我每天在這裡加速」、「提醒你要看路」、「很像一時候玩的遊戲,走在上面會加速」;不過也有人說「日本很早就有這種減速標線」。

冬山鄉長林峻輔今天前往現勘,他表示,這是新畫設的「楔型標線」,用意是要提醒用路人行經該路段時減速,前方就是路口,以免不小心發生碰撞,並不是要大家加速通過。

畫設標線的縣政府交通處表示,以前傳統的橫條「減速標線」厚度0.6公分,車輛行駛通過會產生震動,達到減速,但因有震動聲響,常有民眾反映影響住家安寧。

交通處說,交通部於7月22日修正發布「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部分條文,增訂「視覺化減速標線」,有別於傳統的減速標線,寬20至30公分,厚度不超過0.2公分,所以車輛經過不會產生擾人聲響。目前先在冬山鄉、宜蘭市的兩處路口試辦,未來將依各路段的需求環境及試辦民眾反映,評估增加設置。

處長黃志良表示,宜蘭多鄉間路口的車禍事故交叉撞,縣府不可能在所有路口都去設紅綠燈號誌,所以透過「視覺化減速標線」提醒民眾行經路口前減速慢行,留意周邊來車。

「視覺化減速標線」有別於傳統的減速標線,採楔型標線形式,寬20至30公分,厚度不超過0.2公分,目前先在冬山鄉、宜蘭市的兩處路口試辦。圖/縣府提供
「視覺化減速標線」有別於傳統的減速標線,採楔型標線形式,寬20至30公分,厚度不超過0.2公分,目前先在冬山鄉、宜蘭市的兩處路口試辦。圖/縣府提供
宜蘭在冬山鄉試辦「視覺化減速標線」,但傳統的橫條「減速標線」也同時存在,雙重提醒用路人減速。圖/鄉公所提供
宜蘭在冬山鄉試辦「視覺化減速標線」,但傳統的橫條「減速標線」也同時存在,雙重提醒用路人減速。圖/鄉公所提供
宜蘭試辦「視覺化減速標線」民眾霧煞煞,誤以為提醒「加速通過」,冬山鄉長林峻輔今天現勘,加強宣導用路人減速。圖/鄉公所提供
宜蘭試辦「視覺化減速標線」民眾霧煞煞,誤以為提醒「加速通過」,冬山鄉長林峻輔今天現勘,加強宣導用路人減速。圖/鄉公所提供

鄉長 柏油路 宜蘭

延伸閱讀

老闆病逝提前熄燈?宜蘭老店「味芳海鮮園」親家澄清:醫院治療中

宜蘭親水公園人潮爆棚逾4萬…因為這原因 今晚還有群星開唱

一定會完工!宜蘭清水大閘門還差9億元 陳金德視察允「中央全力協助」

網傳宜蘭冬山夜市停業 鄉長:純屬誤傳

相關新聞

花蓮震後還要面臨台鐵漲價 縣長徐榛蔚:未來會官逼民反

花蓮震後交通不穩定,又面臨台鐵本月23日調漲票價,北花漲幅達32%,來回一趟要花上千元,縣長徐榛蔚今在議會答詢長嘆一口氣...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基隆焚化爐操作明年初到期 ROT招商不順民代憂垃圾大戰

基隆天外天焚化爐使用約20年,部分設備及零件老舊,委外操作合約將於明年3月到期,市府花2千萬元評估設備改善項目,並擬把B...

基市車禍死傷數下降 謝國樑:今年努力宣導行人守規則

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主持基隆市港道路交通安全會報,忠一路日前發生貨櫃車和機車事故造成騎士死亡,謝表示非常遺憾,指示會把車禍...

影/「第一鮪」由宜蘭奪下 蘇澳籍漁船捕獲216公斤母黑鮪

進入黑鮪魚季,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傳出捷報!蘇澳籍漁船全昌隆681號捕獲一尾活體母黑鮪,今天凌晨在鞭炮祝賀聲中返抵漁港,上午...

403地震周年 太魯閣上半年逐步開放天祥、大清水遊憩區

403地震發生滿周年,太魯閣國家公園不僅遭重創,加上去年颱風侵襲,是開園38年來最嚴重的災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