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調/賴清德滿意度與不滿意度死亡交叉 信任度大跌8%

檢調兵分多路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也被搜索 鎖定偽造連署案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極端天氣防災 「百變水保」水土保持教育20日宜蘭中興文創登場

主辦單位設置仿照土石流意象的大型氣墊,灌輸孩子建立水保防災避險的觀念,一旦發生土石流,很可能就像溜滑梯般傾瀉而下,難以收拾。圖/縣政府提供
主辦單位設置仿照土石流意象的大型氣墊,灌輸孩子建立水保防災避險的觀念,一旦發生土石流,很可能就像溜滑梯般傾瀉而下,難以收拾。圖/縣政府提供

極端天氣易釀成不可預知的災難,為讓民眾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宜蘭縣政府與農業部水保署訂7月20日在中興文創有料倉庫舉行「百變水保,大地更好」東區宣導活動,邀請知名劇團演出、水保大使相見歡、模仿土石流的大型氣墊闖關,全部活動在室內舉行,有趣好玩還有摸彩,歡迎爸媽帶孩子參加。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嚴峻,水土保持工作更加迫切,由縣政府攜手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主辦的東部大型水土保持教育宣導活動,20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在宜蘭登場,當天會有北部及東部等縣市政府、科博館與科工館參與。

各參與單位進行市集設攤,展示水保宣導及應用的多樣風貌,另有文創攤位合計40個,有吃有玩,傳達水保小常識,民眾參與各攤位活動並且集滿10個章,可兌換1張摸彩券。

上午10點主舞台的暖場演出,安排國內知名「好玩的劇團」帶來《蟲蟲馬戲團》劇碼,開幕後的百變水保則有水保署的「百變小涵」與宜蘭的「水妹、保哥」人偶歡樂互動,創意走秀,民眾可以同框合照,拍好拍滿。

主辦單位特別設置2座大型氣墊,其中1座仿照土石流意象,灌輸孩子水保防災避險的觀念,一旦發生土石流就像溜滑梯般傾瀉而下,不可收拾,小朋友另外可以操作體驗小型的玩具挖土機。

只要參加闖關或集點成功,即可獲得氣墊體驗券及DIY手作券,製作天氣瓶或空氣鳳梨,數量有限,機會難得;下午3點起進行有獎徵答及摸彩,活動4點結束。

考量炎炎夏日,活動特別安排在中興文創的室內有料倉庫舉行,現場也有宜蘭縣視障按摩協會提供免費按摩體驗服務,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宜蘭縣政府水利資源處臉書查詢。

「百變水保,大地更好」東部大型水土保持教育宣導活動, 7月20日在宜蘭登場,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安排一整天精彩熱鬧活動。圖/縣政府提供
「百變水保,大地更好」東部大型水土保持教育宣導活動, 7月20日在宜蘭登場,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安排一整天精彩熱鬧活動。圖/縣政府提供
「百變水保,大地更好」東部大型水土保持教育宣導活動, 7月20日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舉行。本報資料照
「百變水保,大地更好」東部大型水土保持教育宣導活動, 7月20日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舉行。本報資料照
「百變水保,大地更好」東部大型水土保持教育宣導活動, 7月20日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舉行。本報資料照
「百變水保,大地更好」東部大型水土保持教育宣導活動, 7月20日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舉行。本報資料照

土石流 宜蘭 文創

延伸閱讀

新光保全支持食農教育 10年捐2.5萬公斤愛心米助公益

宜蘭免費配老花眼鏡邁入第6年 縣府:持續提高覆蓋率

宜蘭一日遊有著落!水岸森林物語「3層樓高超巨柯爾鴨」現身 造訪「20種可愛動物、七彩水上屋」療癒必拍

太美了!宜蘭避暑新秘境媲美日本函館 賞百萬無敵夜景加碼龜山島

相關新聞

影/「第一鮪」由宜蘭奪下 蘇澳籍漁船捕獲216公斤母黑鮪

進入黑鮪魚季,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傳出捷報!蘇澳籍漁船全昌隆681號捕獲一尾活體母黑鮪,今天凌晨在鞭炮祝賀聲中返抵漁港,上午...

403地震周年 太魯閣上半年逐步開放天祥、大清水遊憩區

403地震發生滿周年,太魯閣國家公園不僅遭重創,加上去年颱風侵襲,是開園38年來最嚴重的災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

403花蓮地震周年/直擊太魯閣傷痕 國家公園復原迎賓再等7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多達400萬名遊客造訪,堪稱台灣觀光門面,去年403地震是開園以來最嚴重的災害,導致遊客崩跌剩不到一半...

基隆恐龍AR園區拍婚紗要6千 民批「盤子」海科館協調業者:將不收費

民眾今在網路爆料指到基隆潮境公園拍婚紗照卻要收6千元場地費,質疑「被坑殺」,引發爭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民眾所指應...

花東快重新評估但金額嚇人被退回 民代首長盼:解決救護需求

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於2020年重啟,卻因造價金額高達3614億元,上月遭交通部退回。花蓮縣長徐榛蔚昨喊話中央「補完環...

宜蘭高鐵興建經費衝4000億 創下宜蘭有史以來最大工程

高鐵延伸宜蘭工程興建經費1880億元,但這是3年前數字,全案目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若通過環評進入綜合規劃,會再次計算工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