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辦成功!花蓮取得2026國際少年運動會主辦權 各國選手將齊聚

國際少年運動會會長Igor Topole,向花蓮縣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右)恭喜取得2026主辦權。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國際少年運動會會長Igor Topole,向花蓮縣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右)恭喜取得2026主辦權。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第56屆國際少年運動會近日在墨西哥開幕,花蓮縣有10名選手參賽;今天傳出好消息,花蓮縣政府成功爭取到2026年賽事的主辦權,預計2026年8月上旬舉行,屆時將有世界各國約2000名選手齊聚,縣府表示,將以這幾年舉辦全中運、全民運動會累積的經驗,全力籌辦。

國際少年運動會(International Children's Games,ICG)是以城市為組團參賽單位的國際組織,也是國際奧委會承認的正式組織,選手參賽年齡在12至15歲,今年邁入第56屆,由墨西哥萊昂主辦,當地時間7月16日開幕。

花蓮縣共10名選手參加游泳、田徑及跆拳道3個項目,由縣府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率隊。17日游泳及田徑競賽登場,游泳代表隊的國風國中蔡宜綸、鄭翔予、王羿云、田咫函,以及田徑代表隊的玉里國中周苡蓁、瑞穗國中蘇邵庭、陳昊及明義國小徐唯宸將陸續出賽爭取佳績。

縣府表示,花蓮縣近幾年來分別於2020年舉辦全民運、2022年舉辦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多個運動場館全面翻修,符合國際標準。

為提高花蓮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也讓選手有更多國際賽事經驗,縣府去年在韓國大邱向ICG遞交2026年申辦意向,ICG執行委員今年3月曾到花蓮考察3天,實地訪視各運動場館,表達高度肯定,昨天委員會議全體通過,確定2026年ICG將在花蓮舉辦。

這是台灣城市第3度爭取到ICG主辦權,過去在台北、新北市都曾主辦。花蓮縣府已規畫在縣立體育場、國風國中、美崙國中及宜昌國中等8個比賽場館,將舉辦田徑、游泳、足球、網球、桌球、跆拳道、射箭以及3對3籃球等項目,選手村預計設置在東華大學。

縣府表示,這幾天在墨西哥舉辦賽事期間,也將走訪各競賽場館,了解各組分工、動線規畫及場地布置等,作為2026年主辦的參考。

國際少年運動會近日在墨西哥萊昂舉行,花蓮縣有10名選手參加田徑、游泳及跆拳道3個項目。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國際少年運動會近日在墨西哥萊昂舉行,花蓮縣有10名選手參加田徑、游泳及跆拳道3個項目。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右)帶領縣府團隊為花蓮爭取到2026國際少年運動會主辦權。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右)帶領縣府團隊為花蓮爭取到2026國際少年運動會主辦權。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國際少年運動會近日在墨西哥萊昂舉行,花蓮縣有10名選手參加田徑、游泳及跆拳道3個項目,圖為開幕式上,花蓮縣代表隊進場。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國際少年運動會近日在墨西哥萊昂舉行,花蓮縣有10名選手參加田徑、游泳及跆拳道3個項目,圖為開幕式上,花蓮縣代表隊進場。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運動 花蓮

相關新聞

「警界郭富城」吳念橋暫別警職服役 感性發聲:聚是緣分 散也是開始

因外型俊朗、氣質出眾而被封為「警界郭富城」的25歲台東員警吳念橋,即將暫別警職,於7月24日前往成功嶺服替代役,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兵役生涯,預計2026年1月24日退役。消息一出引發眾人關注,他也在個人社群平台Threads感性發聲,感謝這段警界旅程的回憶與成長。

台東縣政府宣布 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的影響,台東發布豪雨特報,台東縣政府宣布,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省時省力送文書 礁溪公所贈送鄰長每人1台輕巧手推車當工作車

鄰長是服務民眾的第一線,他們年紀普遍比較大,代為發送政府文書資料往往造成體力負擔,宜蘭礁溪鄉公所體貼鄰長的工作是辛苦體力...

影/台東晴空出現巨大「龍捲風」 專家解惑:塵捲風才對

今天台東縱谷平原上空出現類似龍捲風的奇景,時間約延續10分鐘之久,高聳直入天際,鹿野、關山一帶居民都有看見。台東氣象站解...

花蓮震後還要面臨台鐵漲價 縣長徐榛蔚:未來會官逼民反

花蓮震後交通不穩定,又面臨台鐵本月23日調漲票價,北花漲幅達32%,來回一趟要花上千元,縣長徐榛蔚今在議會答詢長嘆一口氣...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