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演了! 以色列總理:伊朗政權超虛弱 很可能出現政權更替

吃完便當丟邊坡 害太平山人員驚險垂降清垃圾!網友怒喊:開罰

攀繩垂降撿拾邊坡的垃圾很困難又危險,林業署宜蘭分署請民眾不要亂丟便當,把垃圾帶回家。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攀繩垂降撿拾邊坡的垃圾很困難又危險,林業署宜蘭分署請民眾不要亂丟便當,把垃圾帶回家。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昨天發生遊客吃完便當,直接把便當盒往山坡丟,林業署宜蘭分署獲報動員同仁攀繩而下清垃圾,過程驚險費工,卻又在附近翠峰景觀道路發現沒吃完的便當棄置路邊,照片被貼文公開。網友大罵缺乏公德心,一面倒支持開罰,宜蘭分署表示,若查到行為人,可依森林法開罰最高6萬元。

宜蘭分署表示,昨天星期日,過中午後接獲熱心遊客通報,在分歧點(往太平山莊及翠峰湖的分岔處停車場)眼看著有人吃完的便當盒很直接的又下丟…他們接獲通報後,下午動員同仁攀繩而下,清理垃圾,接著擴大巡視,更發現在翠峰景觀道路200公尺處,團客把沒吃完的便當置於兩個保麗龍箱,直接棄置路邊,讓人氣結。

之前曾發生有旅行團,發了排骨便當給團客,吃不完的廚餘,以及一片片的排骨就往邊坡下丟,被遊客發現後通報緊急處理。

太平山莊人員表示,請同仁攀繩清理便當垂降約10公尺,不得不這麼做,因垃圾亂丟除了危害景觀及衛生問題外,對於生態環境也是,例如野生動物會吃垃圾,改變原生食性及行為等;據了解,有些9人座業者載客上山後,可能把沒有吃完的便當放保麗龍箱,為了省事不帶下山,卻造成清理麻煩。

分署在臉書貼文說,一直以來都能理解,遊客來太平山為了行程方便會自帶午餐,而午餐的樣式很多樣。我們在意的是,餐後垃圾一定不能亂丟,是最基本的。

底下網友紛紛留言,一面倒支持要開罰,網友怒罵「很沒公德心」「水準有夠低」「順手帶下山,有這麼難嗎?」「宣導是針對有水準的人,開罰才能遏止」「撿拾垃圾上來很困難很危險,支持重罰」「可以罰他們去邊坡垂降清垃圾」「團客如果是旅行社,團員連坐,加罰旅行社停止入山數月」。

宜蘭分署表示,這次沒有查到行為人,若查獲可依森林法開罰,視情節輕開罰1千元至6萬元,分署也會增設監視器,並會同太平山派出所及太平山工作站加強巡視,在入園售票站逐車宣導,垃圾不要亂丟。

竟然有團客把裝有便當的保麗龍,棄置在太平山林區的道路邊。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竟然有團客把裝有便當的保麗龍,棄置在太平山林區的道路邊。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民眾丟棄在太平山森林遊樂區邊坡的垃圾,破壞環境也很不衛生。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民眾丟棄在太平山森林遊樂區邊坡的垃圾,破壞環境也很不衛生。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竟然有團客把裝有便當的保麗龍,棄置在太平山林區的道路邊。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竟然有團客把裝有便當的保麗龍,棄置在太平山林區的道路邊。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竟然有團客把裝有便當的保麗龍,棄置在太平山林區的道路邊。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竟然有團客把裝有便當的保麗龍,棄置在太平山林區的道路邊。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宜蘭 太平山 便當

延伸閱讀

買好市多山竹踩雷!她曝「果肉全黑」噁照 怒喊:整盒雷爆了

影/催單暴走!女店員潑灑顧客咖啡粉跳針怒喊「你投訴啊」 衝突掀論戰

性感女星到台南泡溫泉遭大叔緊盯 怒喊「色老頭滾開」

價值百億!俄羅斯首認A-50預警機遭擊落 怒喊通緝烏克蘭旅長

相關新聞

花蓮震後還要面臨台鐵漲價 縣長徐榛蔚:未來會官逼民反

花蓮震後交通不穩定,又面臨台鐵本月23日調漲票價,北花漲幅達32%,來回一趟要花上千元,縣長徐榛蔚今在議會答詢長嘆一口氣...

基捷二階路線民調出爐 65%支持麥金路方案 27%廢鐵換捷

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八堵到基隆怎麼走目前尚未定案,但出現市長謝國樑與議長童子瑋不同調的情況,基隆市政府今天公布民調結果,...

基隆焚化爐操作明年初到期 ROT招商不順民代憂垃圾大戰

基隆天外天焚化爐使用約20年,部分設備及零件老舊,委外操作合約將於明年3月到期,市府花2千萬元評估設備改善項目,並擬把B...

基市車禍死傷數下降 謝國樑:今年努力宣導行人守規則

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主持基隆市港道路交通安全會報,忠一路日前發生貨櫃車和機車事故造成騎士死亡,謝表示非常遺憾,指示會把車禍...

影/「第一鮪」由宜蘭奪下 蘇澳籍漁船捕獲216公斤母黑鮪

進入黑鮪魚季,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傳出捷報!蘇澳籍漁船全昌隆681號捕獲一尾活體母黑鮪,今天凌晨在鞭炮祝賀聲中返抵漁港,上午...

403地震周年 太魯閣上半年逐步開放天祥、大清水遊憩區

403地震發生滿周年,太魯閣國家公園不僅遭重創,加上去年颱風侵襲,是開園38年來最嚴重的災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