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戶外滅火器成不定時炸彈頻自爆 基隆喊停全面回收

各地長期以來政府單位在戶外設有滅火器,期能發生火警時能第一時間滅火,但基隆去年起至今發生多起自爆案件,反引發火警,地方居民憂心成為不定時炸彈,基隆市消防局喊停,決定自明年起,分3年全面回收8千支放在戶外空間的滅火器,未來戶外不再新設。
基隆市因潮濕多雨天氣,很多市府設置在公共空間、狹小巷道的滅火器,經長期風吹日曬,「自爆」事件頻傳,去年8月發生兩件,日前安樂市場又發生一件,都造成煙霧迷漫,嚇壞居民,檢討聲浪起。
記者走訪里民活動中心、市場、狹小巷道、里辦等戶外公共空間,發現滅火器雜亂無章,三沙灣活動中心門口有2支效期過了10年,外觀布滿灰塵,不知誰設的;中船船112巷口有5支滅火器,鏽蝕嚴重,也多過期,來源不一,居民也質疑還能用嗎?
中船路一名當了10多年的李姓鄰長說,「多是擺擺樣子,質疑真能發揮功能嗎?恐怕沒人會用。」
去年8月中山區通仁街84巷和和平島社寮里辦外接連發生滅火器「爆炸」,里長都說「砰」的好大一聲,消防局檢視滅火器屬同一批號,底部都有鏽蝕。
基隆市議員宋瑋莉說,安樂市場日前又發生滅火器自爆,滅火器底部炸開散出濃煙,乾粉滅火器自爆反而引發火災,威脅到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反成不定時詐彈。
消防局調查,安樂市場的爆裂滅火器,是被人從不知何處移至市場空間,但屬消防局設置的滅火器,原位置都有列冊廠商會巡修,每3年換新,但如果被移位就難以追查,才沒法管控後續維修。
消防局長向永財說,基隆市去年與今年都發生過滅火器爆裂,南部縣市也發生過,基隆市決定全面檢討此問題。會發生爆炸多是因為放在戶外,沒有專人管理,又為舊式乾粉滅火器,底部受潮引發意外頻傳,常被移位找不到。消防局決定自明年起,分3年逐年全部回收設置的8千支設在戶外的碳粉滅火器,戶外空間消防局不再新設,「這是依法規來考量,觀念要有所轉變,並加強推住警器的安裝」。
但宋瑋莉認為,應全面汰換新滅火器,由專人管理,不是收回就不換新的,戶外有地方仍需要,這樣無疑「因噎廢食」。議員陳冠羽說,狹窄巷弄及搶救困難地區設滅火器有必要,應定期更新並加強宣導。
向永財說,外縣市多由民政系統來設置,未來會計畫找一個里來示範,由里鄰長管理且放狹小巷道室內空間,儲與民政系統再研議,碳粉式也應逐步改為改新型水基型,減少致癌風險。
消防局說明,里民會堂、集合住宅社區、市場等室內的空間,依相關建物的消防法規,本來就有規範應設置消防設備,消防局不宜重複再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