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海之生」救援站3年救活7鯨豚回大海 亮晶晶創4個最多

基隆「海之生」岸置中心設置3年來,協助收容7次共10隻鯨豚活體擱淺,經過市府、中華鯨豚協會及志工等合力搶救,一次次的救援,共成功野放7隻鯨豚回到大海。日前國際聯青社捐贈17萬元購置鯨豚救援池及相關設備,再添救援利器。
國際聯青社由Ulrik Lauridsen國際總會長、Jose Varghese秘書長、亞太洲域長沈淇銘及台灣區總會會長王聰和,前日帶領超過120位社員參與,捐贈17萬元購置鯨豚救援池及相關設備。大家還模擬鯨豚搬進入池的作業,感受救援工作的重要及真實。捐贈由民政處長張淵翔牽線,成就這段佳緣,
去年10月,桃園小抹香鯨母子擱淺,小抹香鯨當場死亡,香鯨媽媽被送到八斗子營救,第五天時命名「Momo」,原本希望安排放回大海,但因緊迫換氣不順死亡,讓救援人員十分感傷。
宜蘭蘇澳海域前年11月發現活體小偽虎鯨擱淺,經救援後送至基隆救援站救援,經志工連續9天日夜排班照料,超過400人次,最後成功野放回到大海,下水的那一刻,大家都依依不捨,高喊「亮鯨鯨要回大海了」。
市府產發處長林鼎超說,海之生岸置中心從2020年開始已經協助收容7次共10隻鯨豚活體擱淺,並成功野放7隻鯨豚回到大海。林鼎超也參與過救援,特別感謝幕後很多人的辛苦付出。
海洋及農漁發展科長蔡馥嚀表示,亮鯨鯨是海之生收容過最大個體(長320公分、重400多公斤)、救援最久(9天)、動員最多志工(500多人)和吃掉最多食物(從一天2公所到10公斤)的鯨豚,救援過程是一部非常值得成為環境教育的最佳故事與題材。
現場播放「亮晶晶」救援影片,記錄從沙灘擱淺到收容救治、到成功野放。蔡馥嚀說,這是難忘又深刻的回憶,影片最後亮鯨鯨回到大海那一幕,現場來賓都感動拍手鼓掌,她當下又忍不住紅了眼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