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首航 國際郵輪基隆雙輪會

暌違3年多,基隆昨天迎來疫後郵輪首航,麗晶七海郵輪「七海探索者號」及荷美郵輪「威士特丹」雙雙駛進基隆港,地方熱烈歡迎。市長謝國樑表示,基隆市將致力提升郵輪觀光,把郵輪客留在基隆吃喝玩樂消費、觀光。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表示,今年郵輪有72航次,北北基相關產業上看近10億產值。
交通部次長祁文中說,航港局與東亞島鏈多個國家洽談聯盟,包括菲律賓、泰國,簽署MOU,透過各郵輪母港、掛靠港相互分享資源、互相攬客,讓亞洲郵輪能夠快速成長。
基隆港自2020年2月疫情以來,沒有國際航線郵輪靠港,台灣港務公司與基隆市政府合作,利用疫情空檔,大刀闊斧將東、西岸客輪旅客中心及周邊包括國門廣場在內的核心市區進行大幅度升級,昨天雙郵輪進港,吸引大批民眾搶拍。
祁文中表示,疫情後也有探險型、跳島旅遊等不同類型郵輪來台,航港局在疫情期間在東西岸碼頭進行旅客中心升級,也濬深碼頭提供更大噸位的船隻靠泊,另強化通關設備,讓旅客能夠快速通關進入市區旅遊。
謝國樑說,近幾年郵輪產業度寒冬,在中央及地方努力下,雙郵輪載運2300名遊客到基隆港讓人很感動,未來市政會和港公司緊密合作,在環港周邊布建充沛觀光資源,迎接郵輪旅客下船時,駐足基隆吃喝玩樂,讓國內外遊客愛上基隆。立委邱臣遠、蔡適應都說,應努力讓遊客停在基隆消費旅遊,振興基隆觀光發展。
疫情後基隆港郵輪市場發生質變,以帶來外國旅客為主的掛靠港航次罕見地超過母港航次,母港航次中也增加了許多外國旅客搭機來台、在基隆港轉乘郵輪的Fly-Cruise航次,也就是「機+船」,就是同時使用飛機與郵輪的旅遊方式。其次,如麗晶、龐洛等高端、探險型郵輪品牌比例明顯增加。
台灣港務公司說,部分疫情前從未規畫台灣航線的郵輪品牌如途易、國家地理探險等,也在解禁後,即預報靠泊基隆港航次。未來將持續向國際郵輪業者行銷、爭取航線,對內則將協助整合區域觀光、郵輪補給物流資源,期有助於整體產業的永續發展與經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