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花蓮農改場推智慧農業 無人機撒播蕎麥增產又省錢省工

花蓮縣玉里鎮蕎麥種植面積達655公頃,高居全國第一,但人工播種相當費時,每公頃就要花將近1個小時。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協助農友,改採無人機播種,只要10到15分鐘,不僅效率大幅提升,且產量提升逾6成,花蓮農業場盼未來擴大推廣,舒緩農業缺工問題。
花蓮農改場結合玉里鎮在地種植蕎麥農友,嘗試以無人機播種,首批近日收成,原本1公頃產量在1000至1200公斤,採用無人機播種後,提升到1800公斤,讓農民開心喊豐收。
花蓮農改場課長葉育哲說,以往用人工播種,每公頃要1小時,且因蕎麥和水稻輪種,必須等代耕業者將水稻收成、打地後才能播種;採用無人機播種,可在水稻還未收割前就先播種,且更均勻精準,待水稻收割後稻桿切碎覆蓋田區,比較不會長雜草,也可避免種子被鳥類啄食,更省下每公頃6000元的翻耕成本,在農務操作的時間安排上也更有彈性。
玉里雜糧班班長農友「小劍劍」謝銘鍵說,現在農業最大問題就是缺工,且許多都是老農,以往背著肥料桶播種,全身裝備40公斤,播種1個小時相當辛苦,對農民的腰、腿都是負擔,很多老農就是因為職業病,被迫提早退休。如今改採無人機播種,省力又省工,達到雙贏。
葉育哲說,農委會的政策就是導入智慧科技開發省工農機具,花蓮農改場也積極推動智慧農業,場長杜麗華親自帶領場內主管,共有15個人取得無人機專業證照。這次嘗試應用在蕎麥種植上,成果豐碩,目前已建立蕎麥應用無人機省工撒播技術,未來會持續推廣,希望擴大應用範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