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童成社工 艾慧蓮留在原鄉延續關懷
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公室資深社工艾慧蓮,感念小時候受到社福單位照顧,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到展望會,以社工身分進入原鄉部落服務,陪伴受助童成長。
艾慧蓮老家在秀林鄉重光部落,一處山區太魯閣族村落,她說,家中3個手足、表兄弟姐妹都是展望會受助童,直到現在對當年資助他們的「外國爸爸」仍充滿感謝,不時會號召親戚朋友擔任展望會志工或捐款,回饋社會。
艾慧蓮以原民鄉鎮為主要服務範圍,她說,受助個案多來自經濟不穩定的弱勢家庭,她有著相同背景及類似成長歷程,更能理解這群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物資與經濟協助,更重要的是陪伴,她將每一名個案都當成家人對待,經常噓寒問暖、關心生活大小事。
她指出,依照孩子需求設計課程方案,舉辦過漆彈活動,讓來自不同地區的受助童建立合作情感、彼此扶持;帶著個案北上體驗捷運、參訪活動,讓孩子有機會走出部落,這些活動都可能成為個案成長過程中的難忘經驗。
艾慧蓮說,社工員職務繁重,一人要關懷100多名個案,還有籌劃方案、辦活動等工作,起初入行「每逢單數年都特別想辭職」,母親總鼓勵她「若妳不幫忙這些原住民孩子,還有誰能幫忙他們」,直到現在待了快30年,還重返校園完成社工系課業。
今年展望會舉辦「紅包傳愛-孩子的未來,交給我」活動,邀集社會大眾捐款,共有捐助穩定就學的助學紅包、為弱勢孩童補充營養的健康紅包、為遭特殊景況的弱勢家庭紓困的平安紅包及學習一技之長的希望紅包等4種,即日起至2月28日可於展望會官網捐款。
艾慧蓮說,救助金發放後,她都會與學校老師,確認個案有無積欠學校費用,或有無就學方面困難;另一方面,也會要求家長拍攝購買收據、商品,確保來自社會大眾的愛心有確實用在孩子身上,也教育受助家庭要抱持感恩的心,珍惜使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