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災難醫療隊導入資訊化應用 精準掌控救護狀況
花蓮地形狹長,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花蓮縣府整合消防、醫療資源成立災難醫療隊(DMAT),5年來在重大事故中發揮救災功能,今年起將導入資訊化應用,即時掌握傷患救治動向。
花蓮縣府今天與慈濟醫院簽立花蓮縣災難醫療隊資訊化合作備忘錄,由縣長徐榛蔚與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發展中心主任吳彬安共同簽定。
花蓮縣災難醫療隊在簽約儀式中,以行動短劇呈現災難發生時如何運作,慈濟醫院急診室醫師賴佩芳說明,導入資訊化後,可將災難評估、出隊準備、醫療站運作流程、傷患動向等資訊連線災難應變中心,進駐人員可即時掌握災害現場狀況,調整因應資源。
徐榛蔚指出,2018年花蓮經歷0206大地震後,縣府整合8家急救責任醫院、慈濟基金會後勤組成花蓮縣災難醫療隊,與消防局特搜醫療組、救護組建立災害現場傷患處置模式,是台灣第二支隸屬公部門的災難醫療團隊,在2021年台鐵太魯閣號翻覆、2022年918台東強震時都發揮重要功用。
徐榛蔚表示,感謝8家急救責任醫院持續投入優秀醫事及行政人員加入花蓮縣災難醫療隊訓練,未來希望借重慈濟醫院成立資訊整合平台,更精準、迅速地分流大量傷患。
吳彬安指出,慈院成立人工智慧(AI)醫療創新發展中心,發展智慧醫療,去年與花蓮縣災難醫療隊至宜蘭參加全國聯合演練,體驗災難醫療隊運作情形,作為後續資訊設計的底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