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年觀光人次220萬 調和街轉運站一波三折終啟用

基隆市政府近年來在海科館周邊陸續完成配套建設,如望海巷景觀橋、銜接水金九的鐵馬驛道、潮境保育區劃設及智能海洋館,讓海科館從1年觀光人次40萬人次,大幅提升到220萬人次。一波三折的調和街轉運站今天啟用,可配合海科館發展使用。
為避免觀光人潮停車需求,影響八斗子地區交通,市府以攔截圈概念,設置調和街轉運站,轉運站鄰近台62線出口僅約500公尺,距海科館亦僅有3分鐘車程,未來將透過交通指引牌面、CMS資訊發布,引導自行開車遊客至調和街轉運站停放車輛後,配合由海科館闢駛免費接駁車,往返轉運站及海科館、潮境公園間,也改善濱海公路及八斗子地區停車與道路壅塞情形。
市府交通處表示,因應海科館帶來大量觀光遊憩人潮及停車需求,市府與海科館合作推動興建調和街轉運站,從用地取得到工程興建,總共斥資3億多元,轉運站共計1052格小汽車格位、11席大客車停靠月台及基本服務空間建築。
市長林右昌、立委蔡適應、副議長林沛祥、前市長張通榮、交通處長蘇先知、觀銷處長曾姿雯、海科館副館長林青海等剪綵啟用。
林右昌指出,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調和街轉運站其實規畫的早,但一波三折,因為所在基地範圍屬於新北市,並不是在基隆市,當初是為了海科館營運使用,而設計這座調和街轉運站。
林右昌說,市府在海科館周邊陸續完成配套建設,如望海巷景觀橋、銜接水金九的鐵馬驛道、潮境保育區劃設及智能海洋館,廣受民眾歡迎,海科館從1年觀光人次40萬人次,大幅提升到220萬人次,轉運站啟用時機剛剛好。
蔡適應表示,調和街轉運站啟用,隨著觀光人次成長,更有意義,旅遊人口增加,讓轉運站開始有了可能性,未來如何透過都市規畫的變更,提高商業空間使用比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