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110米天龍吊橋歡慶通橋觀光 但北端天龍步道還要等

台東縣海端鄉公所今天辦理「天龍吊橋」通橋典禮,這條橋不僅是許多人南橫重要記憶,也曾是莫拉克風災布農族生命救災之橋,從日據到民國歷經多次整修,承載地方歷史,但因天龍步道尚未通路,目前僅能來回觀光。
「天龍吊橋」通橋典禮,地方部落以布農族八部合音歡慶,布農族巫師胡金娘也依傳統儀式祈福後,海端鄉長胡金至、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郭振陵等人共同剪綵後,邀請地方族人共同走過長達110米天龍吊橋。
天龍橋建於日昭和4年(1929年),位處東南橫山區交通要道、天龍飯店旁,2014年被鑑定危橋、封閉至今逾8年,海端鄉公所2018年除自編預算也向多單位申請經費,歷經3年整修、去年完工,但因連結天龍步道北端落石頻繁,經1年補強維護今天宣布通橋。
胡金至說,天龍吊橋是跨越霧鹿峽谷最重要鐵線橋,這座橋承載地方重要歷史,無論經濟、觀光都極重要,1972年南橫公路通車後,天龍吊橋雖然不再是主要交通路線,2009莫拉克颱風侵襲、利稻橋斷裂、碧山溫泉至利稻隧道間路段崩塌,阻斷部落居民交通要道。當時天龍橋成為地方緊急救災、救援道路。
天龍飯店「張姐」張紅雲表示,天龍吊橋8年前被鑑定是危橋封閉後,許多人來天龍飯店都問「你們怎麼把橋封起來了」,事實上大家都盼望橋早日開通,這座橋是許多南橫遊客重要記憶,開通後對地方觀光有很大助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