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羅東林場新亮點「南廣場」 重現製材所歷史場景

羅東林場現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羅東林管處考量園內南廣場銜接宜蘭縣政府都市計畫,因此斥資2300萬元、歷時近2年整修,重現過往製材所的歷史場景,今天開幕並對外開放。這也是繼羅東林鐵、貯木池、竹林車站,園區的一大新亮點。
1924年成立的羅東林場曾是太平山檜木的重要集散地,隨著1979年羅東森林鐵路停駛、1983年禁止伐採天然林的林業政策後,羅東林場逐漸沒落,直到2008年轉型,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之名開放民眾參觀,如今成為宜蘭觀光景點。
羅東林管處育樂課長吳思儀指出,宜蘭縣政府啟動竹林二階市地重劃工程,其18公尺寬的新設道路會穿越園區南廣場,因此須重新調整南廣場的邊界與出入口動線,斥資2300萬元整修,去年6月動工、今年3月完工。
羅東林管處考究羅東林場歷史,以運材、製材為主題,在占地120坪的南廣場上,重現過往林業地景,例如製材座椅、運材台車,以及介紹日治時期的砂田、植松、天龍3大製材所。現場堆放整齊原木的陸上貯木場,會配合機關標售而有進出管理,可說是林業活景。
南廣場新面貌不只如此,羅東林管處把該處舊址的卡車修理庫、製材所等5棟日式建築大變身,作為製材解說亭、遊客中心、賣店、公廁等活化之用,該工程更榮獲第九屆台灣景觀大獎特殊主題類優質獎。
吳思儀表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三大地標為羅東林鐵、貯木池、竹林車站,如今因疫情延宕開幕的南廣場,為園區增添新亮點,有助於提升羅東林場的自明性、宜蘭縣的文化觀光魅力。南廣場臨近停車場,歡迎民眾來走訪、探詢羅東林場的過往歷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