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東鳳梨釋迦保險理賠之亂 農民分析:承辦人連串疏忽

台東縣釋迦農民昨到縣議會陳情,指農委會鳳梨釋迦保本型收入保險理賠不公,鹿野、東河鄉理賠金高於卑南等鄉市,要求重做理賠估算;但有農民直言理賠方案沒錯,是相關承辦人一連串疏忽造成,他去年曾提醒,對方都沒做,才造成台東釋迦保險之亂。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到台東,說明鳳梨釋迦保本型收入保險理賠,同1農民種的釋迦田在卑南溪以北每公頃可賠12至17萬元,但以南只剩3至4萬餘元,引發地方農民不滿,農民要求農委會以生產成本為考量補貼,而不是以平均產量做理賠計算標準,但也有農民中肯分析「是承辦人員問題」。
該農民指出,這個保險去年開始邀保時明訂,「每公頃理賠金額為,保障額度減 該區域每公頃實際收入;每公頃實際收入為,北農第一市場價格平均,乘以該區域每公頃產量。」 保險條款、遊戲規則及理賠方案都訂得很清楚。
他說,當初遊戲規則定出來後就發覺,如果農糧署調查區域產量時,僅依過往風災調查只取5分樣本,若有農民因某些原因欠收、減產太多,勢必造成該區域產量驟減, 該區域賠償金就會增加,就像這次東河鄉其中1農民在調查中回報產量驟減,立即壓低東河鄉平均產量,相對保險賠償金就增加。
他說,去年參與農糧署台東會議時已提醒,對方也同意每鄉鎮調查數從5份增加到15份,但最終還是只調查5份;另承辦保險的農金局應該也要發現「為何某些鄉理賠金特別高?」應針對個案調查,而不是把調查資料收集後依數據賠償。
農民直言,上面隨便賠、農民當然開心, 但「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樣種鳳梨釋迦,為什麼有人理賠高、有人賠的少?如果這保險由民間金融公司承辦會這麼隨便、 不做個案調查就賠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