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池上魚米之鄉美名 大坡池放養3千尾原生種魚
找回池上魚米之鄉美名,台東池上鄉公所與花蓮縣水產培育所攜手合作,將在大坡池放養3000尾菊池氏細鯽和高體鰟鮍的幼魚,盼打造出大坡池原生魚類的復育區和種源庫。
池上是台灣的稻米之鄉,也是花東縱谷知名的旅遊景點,受惠天氣與地理環境,池上生產的米粒飽滿、香甜好吃,日治時期曾是用於進貢日本天皇的「貢米」。
池上鄉公所今天發布訊息表示,早年因大坡池魚產豐盛讓池上被稱為魚米之鄉,當時只要池上鄉親的餐桌上有米、有魚就被認為是富足的象徵。所謂「魚米之鄉」除了聞名全國的池上米,魚就是大坡池水產之一的菊池氏細鯽。
菊池氏細鯽曾是池上便當的配菜,對老一輩的民眾是記憶深刻、難忘的好滋味,但近年因棲地破壞、農藥和外來魚種入侵的影響,導致大坡池菊池氏細鯽銳減,幾乎不見蹤跡。
為使大坡池生態復育更進一步,與花蓮縣水產培育所合作,29日下午在大坡池生態教育區舉辦幼魚放養活動,水培所提供3000尾原生魚種菊池氏細鯽和高體鰟鮍進行放養,邀請鄉親一起支持復育工作。
池上鄉長張堯城表示,自2017年以來鄉公所舉辦大坡池除害魚活動,5年來共移除1萬3038公斤的害魚,包括金寶螺、琵琶鼠和泰國鱧等,盼能有效控制害魚數量,更讓大坡池原生魚蝦有繁衍喘息的機會。
張堯城指出,近期將完成3座人工島的移除、恢復大坡池原有水域面積,並復育菱角田營造水雉樂園;期盼放養原生種魚類能讓大坡池魚蝦滿池盛景再現,找回池上魚米之鄉的美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