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批破壞舊花蓮神社遺跡 縣府:震後安全維護

花蓮縣政府民政處日前執行「花蓮縣忠烈祠周邊環境改善計畫」,將舊花蓮港神社遺跡的「瑞垣及石垣」拆除,施作擋土牆,文史工作者批評超過70年以上建物被破壞。文化局表示,專家未將忠烈祠列為具文資潛力建物,也沒有單位或民眾提報。民政處回應,為維護安全才會施作,將深入了解。
文史工作者黃家榮說,現行文資保存法規定,公家單位建物只要超過50年以上,要主動向文化局提報,由專家學者鑑定為古蹟,但民政處未請文化局鑑定遺跡,也沒有知會文化局動工時程,等到發現時早就被破壞,感到很遺憾。
花蓮縣議員魏嘉彥批評,上月接獲陳情關心此案,民政處和文化局2個單位卻沒有做好溝通,「是橫向聯繫最壞示範」,任何局處要動工,應該都要先問一下文化局,並要求縣府單位加強橫向溝通。
民政處表示,忠烈祠是地方重要景點,在0206地震時,建物有走位、龜裂情形,陸續用縣府經費預算及花東基金維護,沒有動到擋土牆主體,是否涉及文資部分,目前正在了解中,會盡最大努力挽救及修護。
文化局指出,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要鑑定是否為文化資產有3種方式,分別為主管機關普查、個人或團體提報、公有建造物興建完竣超過50年。在機關普查部分,文化局於民國92年、94年已進行過普查,去年再度委託專業團隊普查,並未建議將忠烈祠建物或設施列為具文資潛力。
文化局表示,截至目前,也未接獲單位、民眾或文史工作者提報,其有文資潛力指定古蹟或登錄歷史建築,因此未列管忠烈祠建物。將持續與所有權人確認協助處理後續事宜,並持續宣導各機關注意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