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花蓮縣府推原民慢食文化 將出慢食地圖邀遊客深度體驗

花蓮擁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其中食物可顯現出文化的精髓。縣府規畫慢食產業布點計畫,選出14家原住民餐飲業者,成為花蓮原住民慢食餐飲指標,明年將推出「慢食地圖」,讓部落旅遊結合慢食文化,讓遊客深度體驗部落的飲食。
根據台灣慢食協會定義,所謂的慢食文化理念,包含優良的本土季節飲食、維護環境和人體健康的乾淨生產方式,及提供小規模生產者公平的環境與報酬,給消費者合理的價格。原住民時常用野菜、在地食材等,料理出最原味的美食,與慢食文化不謀而合。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環境永續是縣府不斷往前推進的目標,而慢食文化是最貼近天、地、人的精神,非常深奧卻很日常,感謝大家對於慢食文化的努力。
徐榛蔚與陶甕百合春天餐廳主廚陳耀忠、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主廚林鳳廷,簽署合作意向書,在花蓮原住民慢食組織會長暨原住民族野菜學校長吳雪月見證下,宣示原住民慢食精神,讓花蓮原住民慢食精神走向國際。
縣府原民處長陳建村指出,縣府將於12月10日辦理「國際原住民慢食論壇」,邀請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義大利、泰國、印度等國家參與分享。雖受疫情影響,只能線上視訊,但透過國際慢食組織的經驗分享、原住民飲食系統的國際化、慢食精神與在地餐飲實踐等議題討論,讓世界看到花蓮原住民族慢食精神能量。
陳建村表示,論壇結束後,14家餐飲業者將推出符合慢食精神主題行銷活動,讓民眾有機會體驗屬於花蓮慢食風格的餐飲服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