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農好生活節 音樂、藝術、市集呈現農村多元魅力

花蓮農好生活節,透過音樂、影片、藝術等,展出花蓮農村多元魅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農好生活節,透過音樂、影片、藝術等,展出花蓮農村多元魅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為了介紹花蓮農村特色,縣政府與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昨天舉辦「花蓮農好生活節」,結合在地農產品展售、音樂會、藝術展、影片等,讓民眾體驗花蓮農村生活的獨特魅力。

花蓮農好生活節昨天下午在花蓮向日廣場後方的觀光魚市舉行,邀請30組農村社區展售在地農特產品,同時揭曉花蓮農村好生活攝影比賽結果,環境組金、銀、銅牌分別為林辰儒、許承睿、鄭淑惠;人物組金、銀、銅牌得獎者為何南輝、利勝章與陳其軒,藉由攝影比賽,透過民眾鏡頭,呈現花蓮農村不同角度的多樣風貌。

農業處長吳昆儒說,今年度以「花蓮農村好生活」為主題,為縣內農村整合行銷,辦理多場次綠色療癒活動,與種子學堂講座。

縣府還以「廻歸花蓮」為主軸,拍攝「洄來了」、「原點、「驛途」3支敘事詩影片,記錄返鄉青年建構部落農作產業與生態永續發展的理念與實際行動,今天在現場首映,藉由動人影像,讓觀者深入了解農村的文化底蘊。

此外,農業處日前也製作10座種子書櫃,送給第二屆花蓮縣金牌農村競賽得獎社區;昨天並在農好生活節表揚經過激烈競爭,從42個決賽社區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金牌農村競賽銀牌獎的玉里鎮赤科山社區。

縣長徐榛蔚說,「花蓮農好生活節」結合農特產品展售、影片首映、音樂會、藝術展等,更加豐富精彩,也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距離,希望深化民眾對於花蓮農村與農業發展的支持。

花蓮農好生活節,透過音樂、影片、藝術等,展出花蓮農村多元魅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農好生活節,透過音樂、影片、藝術等,展出花蓮農村多元魅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農好生活節,透過音樂、影片、藝術等,展出花蓮農村多元魅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農好生活節,透過音樂、影片、藝術等,展出花蓮農村多元魅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農好生活節,透過音樂、影片、藝術等,展出花蓮農村多元魅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農好生活節,透過音樂、影片、藝術等,展出花蓮農村多元魅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延伸閱讀

1800萬辦路祭引爭議 花蓮縣府說緣由

花蓮遠百5日設疫苗施打站 贈送水果及衛生紙

蘇花安擬規劃崇德外環道 部落居民憂破壞海岸景觀

聯合盃作文大賽花蓮初賽登場 逾2000學子齊聚切磋文筆

相關新聞

花蓮山海依舊美 觀光營運正常 7月起大型活動邀約國內外遊客同遊

0403強震使花蓮縣觀光旅宿等相關產業受到嚴重衝擊,花蓮縣政府於災後積極協助業者快速恢復運作,也號召全國鄉親朋友一起相挺花蓮觀光。

絕美東海岸賞大地藝術 訪原鄉部落品味簡單生活

春暖花開時節,台東縱谷的阡陌良田將從金黃的油菜花,悄悄換上了綠色秧苗;太平洋吹來的風,喚醒東海岸的日出;市區小吃琳瑯滿目,滿足味蕾享受;遼闊的濱海公園與黑森林,一路上為單車騎士鋪陳絕佳風景,這趟兩天一夜台東小旅行,一天遊縱谷、一天玩海岸與市區,充實療癒。

蘭陽平原美食美景愜意之旅 到觀光酒廠一窺冠軍威士忌的誕生

冬季休耕期的蘭陽平原,水田映照著藍天白雲,景色恬淡宜人。這趟宜蘭小旅行,儘管落羽松已盡尾聲,山上仍然綠意盎然,新芽也在蠢蠢欲動,除了徜徉大自然享受好山好水的洗禮,還可從星級主廚料理、人氣排隊美食,一路品嚐到街邊小吃,讓味蕾甦醒,食在蘭陽,實在幸福。

「徐行縱谷」探索花東在地魅力 揭開自行車旅遊新樂章

交通部以自行車為代步工具,規劃全台16條多元自行車路線,串聯鐵路旅遊、地區型自行車道和特色風景。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縱管處)以「徐行縱谷」品牌為核心,結合當地自然景觀、人文風情與遊憩資源等,搭配自行車體驗,編織出沁人心脾的旅遊地圖。

100元就能吃到舒芙蕾!花蓮最新網美咖啡廳請收藏 招牌必點「佳興咖啡」

udn走跳美食/大海愛上藍天 來花蓮新城必吃佳興檸檬汁,但你有喝過佳興咖啡嗎?現煮咖啡加上佳興檸檬汁結合出一種超奇妙的味道,且包裝也很特別,居然是一開罐,有機會一定要來品嚐一下,還有全自動手沖咖

夜間限定!小礁溪「火金姑的故鄉」迎接螢光盛宴 奇幻美景登場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清明之後,最美的螢光季又來囉!每逢四、五月春夏之夜,全台各地掀起一股賞螢熱潮,礁溪鄉公所致力推動生態旅遊,營造「小礁溪螢區廊帶」,成為絕佳賞螢首選之一。 每年安排的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