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被陸禁台東農民怒了 組自救會籲重啟大陸市場談判

台東鳳梨釋迦外銷1年創造5、60億元產值,過去約95%銷往大陸,是重要的經濟命脈,大陸9月20日起暫停輸入後,台東縣鳳梨釋迦果農憂心生計組自救會,今天下午將至縣議會請願;自救會代表吳村田說,台東12月初就會進入採收期,如今最重要的通路受阻,政府作業卻牛步化,新通路又緩不濟急,籲請政府重啟大陸市場、尋求穩定通路,若產銷失衡造成價格崩盤,果農一定會帶到總統府前拍賣。
吳村田說,大陸祭出鳳梨釋迦暫停進口措施後,農委會多次到台東與產區果農和農會開會,承諾推出農民保險、補助外銷運費和外銷至其他地區增至5000噸,但無法解決台東年銷大陸1萬5000公噸出口量,唯有重啟與對岸進出口談判,確實談好病蟲害檢驗作為,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但讓人憂心的還是政治因素。
他說,鳳梨釋迦是高價水果,外銷價每公斤100至130元,內銷價只有70至80元,還要扣掉運輸和人事成本,兩者毛利差很大;以目前農委會拓展新通路的進度,根本無法取代過去銷陸的數量,12月進入盛產季後,勢必轉入國內市場,屆時量多價跌,也連帶影響其他水果價格。
自救會提出3項訴求,一積極協助農民尋求穩定國內外市場,國際方面能實質簽訂合約保障市場,二積極協調大陸通路,重新打開大陸市場,三由政府主導,開發鳳梨釋迦附加產品,分散風險;若產銷失衡造成價格崩盤,果農一定會北上到總統府前拍賣。
因應對岸暫停釋迦輸入,台東縣政府日前邀集釋迦主要產區鄉鎮代表共商釋迦檢疫及內外銷通路策略;產區代表認為,農民樂見開發外銷新市場,但從關稅、防檢等談判至少需時3年才能成行,無法立即解決問題;台東縣長饒慶鈴說,為農民維持水果通路才是上上策,農金保險僅是一時,新通路拓展也不能完全解決上市的燃眉之急,呼籲政府比依照泰國龍眼模式,運用「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台重啟對大陸出口談判,務實解決鳳梨釋迦銷售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