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海膽荒礁」 縣府啟動移除計畫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因海膽族群過度擴張,造成珊瑚礁生態系問題,屏東縣政府委託中山大學研究團隊規畫,並與在地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合作,6月起展開大規模海膽移除行動,希望能緩解「海膽荒礁」對海洋環境的破壞。
屏東縣政府表示,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的珊瑚礁正面臨「海膽荒礁」危機,過量的梅氏長海膽與口鰓海膽,啃蝕珊瑚礁導致棲地破壞,珊瑚礁表面光禿且布滿坑洞,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
據中山大學研究團隊調查結果,該區海膽數量高達80至100萬顆,雖然部分因日前強降雨死亡,存活數量仍超過40萬顆並持續增長中。海膽數量失控的原因包括過度捕撈減少了天敵,以及生活汙水等高營養鹽導致海膽食物增加。
最有效的方式改善的方式是大規模人工移除,移除覆蓋範圍需超過70%,阻止海膽族群的快速擴張。中山大學研究團隊表示,第一階段將集中移除肚仔坪核心區內的海膽,防止夏季大量繁殖。移除的海膽經敲碎處理過後,將成為魚類與螃蟹的養分,回歸生態系循環。
由於海膽數量龐大且移除需配合大退潮,未來將分階段進行專案移除,持續與在地社區及學校合作,透過環境教育活動提升民眾對海洋保育的認識與行動,共同守護小琉球的珊瑚礁生態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