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座原住民博物館「坐落高雄澄清湖」今設籌備處

高雄是澄清湖旁將興建台灣首座國家級原住民族博物館,行政院去年核定第一期經費58.58億元,今日原民會正式成立籌備處,力拼2031年完工、2032年營運開幕。原民會主委曾智勇表示,原民博物館將成為代表南島語系的博物館,將台灣原民文化發揚國際,向台灣人和世界敘說原民歷史文化。
台灣首座國家級原住民族博物館開設籌備處,正式邁入關鍵里程碑,今日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主持、高雄市長陳其邁和民意代表們舉行揭牌典禮,同時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Alele博物館簽署合作瞭解備忘錄(MOU),讓台灣原住民族文化能站上國際舞台,與南島語系的原民文化連結,開啟新篇章。
「這個博物館不只是灣的博物館,希望也是南島語系博物館。」曾智勇Ljaucu‧Zingrur主持揭牌儀式表示,原住民族博物館的核心,是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用原民主觀觀點,向台灣和世界敘說歷史和文化,不僅能促進社會對於原住民族的深刻理解,更將成為南島民族文化研究和交流樞紐,籌備處是起點,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次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Alele博物館簽署MOU,原民會表示,象徵籌備處自成立之初,即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致力與太平洋及全球原住民族文化機構建立緊密夥伴關係。原住民族博物館未來將作為連結臺灣與全球南島語族的橋樑,打造知識共享、文化交流和學術研究的國際平台,讓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綻放光芒。
陳其邁表示,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是他在擔任內政委員會立委時就極力推動,這8年來終於有突破性進度,經費從28億增加至58億,高雄有全台16族原住民,選在澄清湖旁建設博物館,「我們只是將過去暫時為原住民管理的土地,還給他們,蓋出世界一流的原民博物館,這會是高雄的驕傲,大家拭目以待」。
國立原住民博物館總經費70.49億元,第一期工程為主展示館、珍藏館、祭儀廣場、文創產業以及觀光旅遊園區,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為2萬7185平方公尺,行政院去年3月核定第一期新建經費58.58億元,將建在澄清湖旁14公頃土地上,中央和高雄市府共同辦理工程競圖及後續工程發包,預計2031年完工、2032年營運開幕。
原民會表示,籌備處於在今年3月公開召募專業人力,4月陸續完成人員進駐,為使社會大眾在原博館主館開幕前先行體驗,原民會已規劃建置「願景館」,將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敘事角度為主題,導入數位科技建置沉浸式導覽空間,開放參觀使用,願景館將於今年下半年動工,預計116年上半年正式營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