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計劃實施15%或20%的基本關稅 行政院回應了

114分科物理/計算量大 解題師:半導體製程+罕見對數圖入題決勝關鍵

北市婦走斑馬線過馬路被撞死 駕駛:有看到她但來不及煞車

屏東職安衛生家族成立 周春米:明揚大火沉痛教訓

屏東縣府今在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舉辦114年度職業安全衛生家族聯合大會,周春米(左五)與出席職安家族合影,她說,職安家族的推動,保障勞工生命安全,整合地方資源、提升防災量能,協助中小企業改善職場環境,打造完善職安網絡。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府今在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舉辦114年度職業安全衛生家族聯合大會,周春米(左五)與出席職安家族合影,她說,職安家族的推動,保障勞工生命安全,整合地方資源、提升防災量能,協助中小企業改善職場環境,打造完善職安網絡。記者劉星君/攝影

強化屏東縣勞工職場安全意識,提升企業對職業安全衛生重視,屏東縣府今在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舉辦114年度職業安全衛生家族聯合大會。周春米有感而發說,兩年前明揚大火為地方留下沉痛教訓,縣府不會忘記傷痛,更勇敢往前走,從災難中汲取經驗與勇氣。

周春米說,職安家族的推動,保障勞工生命安全,更整合地方資源、提升防災量能,協助中小企業改善職場環境,打造更完善職安網絡。

周春米表示,屏東縣幅員遼闊、產業多元,職場型態遍布水利、工務、農漁、醫療、製造等各領域,職安推動更需全面布建與聯合防護,今年新增三大安衛家族加入,包括由海尼根台灣公司領銜的食品製造家族、屏東榮民總醫院帶領醫療院所家族,以及日本HONDA為首的製造產業家族,顯示屏東職安推動已獲企業高度響應。

針對職災預防與應變機制,周春米說,兩年前明揚工廠大火事件為地方留下沉痛教訓,縣府不會忘記傷痛,更要勇敢往前走,從災難中汲取經驗與勇氣,強化應變機制與政策推動力道,未來持續向中央爭取更多資源,讓職安制度更全面延伸,真正落實「預防重於補救」的核心精神。

周春米說,勞工是企業的根本,縣府將與各安衛家族核心企業共同努力,透過教育訓練、風險評估、現場輔導等多元措施,全面提升職場安全意識,為屏東打造更安全、健康、有尊嚴的就業環境。

勞青處指出,今年新加入屏東榮民總醫院、海尼根台灣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本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擔任「屏安榮耀家族」、「屏安扎根家族」及「屏本事2.0家族」核心企業,攜手超過60家在地企業宣示落實職業安全衛生。周春米頒發感謝狀予「屏安水利家族」、「屏安工務家族」及「屏安農會家族」的核心企業,表彰職安推動的貢獻。

 「屏安水利家族」核心企業振勝營造董事長李俊毅說,公司長期參與屏東公共工程,主動帶領協力廠商共同加入安衛家族,參與職安教育及觀摩活動。他說,彼此經驗分享與交流,能有效提升工作現場安全認知與施工品質,攜手打造職場安全文化。

 縣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表示,近兩年屏縣職業災害發生類型前三名分別為,112年跌倒147件、捲夾111件、墜落95件;113年墜落103件、跌倒100件、捲夾75件,高風險作業環境仍需關注。縣府持續推動職安家族制度,專業輔導團隊深入各地協助企業查找潛在風險,提升整體職場安全水準,打造無災害、零事故理想職場環境。

職業安全 職場 屏東縣

延伸閱讀

營養加分!屏東學子本周起每月鮮乳喝5次 縣府強化冷鏈保冷設備

質疑中正路改名「食飽換枵」 周春米:被砍52億怎麼食飽?

日參議員拜會屏東縣長周春米 訪大鵬灣推動藍碳永續合作

【重磅快評】縣市自負發電責任?陳其邁先勸周春米挺公投

相關新聞

高雄大林蒲遷村規模龐大 當地居民爭取增設學校、派出所

高雄小港區大林蒲沿海6里遷村,預計將有1萬9千人遷入鳳山、前鎮區,遷村安置地都市計畫變更草案正在公開展覽中,都發局今在鳳...

影/「阿家生蠔」老闆罵韓女星 稱「負面行銷促觀光」不介意負評

韓國女團「FANATICS」成員尹到怡長居台灣,日前她和朋友到澎湖旅遊卻遭遇態度不佳的餐廳店家「阿家生蠔」,店家不斷用挑...

韓女星遭澎湖餐廳無禮對待 陳光復致歉盼再給一次機會

韓國女團「FANATICS」成員尹到怡日前宣布長居台灣旅遊,日前她和朋友到澎湖卻遭遇態度不佳的一家生蠔餐廳店家,店家不斷...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山區豪雨狂炸已達土石流警戒 市府緊急撤離659人

氣象署針對高雄市山區的六龜區、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發布豪雨特報,目前5區均已達3小時100mm雨量,此外六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