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包出3千粽賀端午 金門前水頭成「肉粽最多社區」

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金城鎮長李誠智(左二)、社區理事長黃福勇(右一)、金水里長黃延良(左一)縣府前秘書長陳朝金(右二)等人都下場炒料。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金城鎮長李誠智(左二)、社區理事長黃福勇(右一)、金水里長黃延良(左一)縣府前秘書長陳朝金(右二)等人都下場炒料。記者蔡家蓁/攝影

明天端午節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由社區發展協會號召百餘名志工齊力出動,總共包出超過3千顆肉粽,不僅成為金門目前包粽數量最多的社區,也讓整個村落洋溢濃濃節慶氣氛。

在社區理事長黃福勇、志工隊長許華玉、金水里長黃延良的帶領下,志工們一早六點就開始準備工作,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有的洗米、炒料,有的剪粽葉、包粽、煮粽,一整個上午不曾停歇,展現驚人效率與社區動員力。

這批粽子不僅在中午供全村500多位居民共享,讓大家都「肉粽吃到飽」,此外,每戶居民更可帶回十多顆粽子,大家開心直呼「有食閣有掠」,這次端午節過得特別有味道。活動也串聯起社區情感,長廊兩側掛滿串串粽繩,場面溫馨感人。

許華玉指出,村內清晨廣播一響,各家戶紛紛響應,許多家庭甚至全員出動,婦女們忙著準備粽料,男子們則負責佈置場地,合力營造熱鬧的節慶氣氛,她也強調,為了讓粽子美味,從滷肉、炒料、包裹、煮粽,每一道程序都不馬虎。

今年的肉粽材料包括豬肉、糯米、香菇、蝦米、鵪鶉蛋、香蔥,粽葉先洗淨剪整,肉塊滷至入味,香料炒香後與糯米拌炒半熟,再依序包入粽葉,綁上粽繩後下鍋蒸煮,一串串粽香四溢的成品陸續出爐,令人食指大動。

活動過程中,包括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黃雅芬、金城鎮長李誠智、鎮代會主席郭永隆、台電塔山電廠經理董振達等人也親臨現場致意,感謝志工們的辛勞。

黃福勇表示,包粽活動不只是端午傳統的延續,也是社區凝聚力的展現,這些粽子除了供居民共享,也會由志工親送至社區關懷據點與獨居長者手中,另將慰問弱勢族群,也分送至高雄港警所、塔山電廠、氣象站等鄰近單位,藉此深化社區互助精神,傳遞端節溫情。

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金城鎮長李誠智(左三)、社區理事長黃福勇(左二)、志工隊長許華玉、金水里長黃延良等人跟志工一起包粽,供社區居民享用。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金城鎮長李誠智(左三)、社區理事長黃福勇(左二)、志工隊長許華玉、金水里長黃延良等人跟志工一起包粽,供社區居民享用。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金城鎮長李誠智(左六)、社區理事長黃福勇(左五)、志工隊長許華玉(左七)金水里長黃延良(左八)等人一起拿著粽子合影。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金城鎮長李誠智(左六)、社區理事長黃福勇(左五)、志工隊長許華玉(左七)金水里長黃延良(左八)等人一起拿著粽子合影。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包出約3千多個粽子分送居民與弱勢團體。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前水頭社區今日熱鬧舉辦包粽子活動,包出約3千多個粽子分送居民與弱勢團體。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 端午節 包粽子

延伸閱讀

迎端午做愛心 竹市姜寮福德宮 挑戰包7千顆粽子創紀錄

嘉南藥理大學USR團隊端午為高雄社區長輩辦健康DIY活動

影/印越泰美食配傳統舞蹈 台南鄉親端午體驗新住民文化

蹲守兩天捕捉經典畫面 鳥友拍下戴勝演繹金門地標意象

相關新聞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影/陳其邁認違規情節嚴重 下令撤查大樹光電案不排除撤照

高雄大樹區51公頃和山光電場開發案埋下土石流隱憂,市長陳其邁今天在市政會議前作出兩項決策,他表示,此案違規情節嚴重,除要...

中正路改不改引議論 高雄「中正湖」早在陳菊時代更名

內政部研擬全台中正路改名引發多縣市反彈,高雄市共計39條中正路,除中正路外,以前美濃還有一座「中正湖」,不過多年前更名為...

鼓勵生育!除了可領2萬元生育金 金門再加碼贈一箱高粱酒

為鼓勵生育,金門縣政府今天正式啟動「生育贈禮實施計畫」,縣長陳福海一早親赴戶政事務所致贈首批贈禮,給符合資格的民眾,象徵...

高雄城中城大火悲劇殷鑑不遠 民代籲改善升級消防設備

高雄市城中城大火釀46死、43傷悲劇餘悸猶存,鹽埕區七賢大樓昨晚傳出火警,造成6人受傷送醫,雖無人死亡,但前車之鑑不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