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監委王榮璋被爆年領250萬元「0業績」 田秋堇再傳公務車爭議

王大陸閃兵案起訴28人 新北檢曝逃避兵役手法「憋氣騙診斷證明」

台股小跌23點收22,049點 台積電下跌5元收1,025元

獨/最大尾!巨鱸現身後勁溪 高雄男釣起110公分、30斤金目鱸王

謝宇豪在後勁溪出海口用路亞釣法釣起1尾重達30台斤、長達110公分的金目鱸。圖/謝宇豪提供
謝宇豪在後勁溪出海口用路亞釣法釣起1尾重達30台斤、長達110公分的金目鱸。圖/謝宇豪提供

高雄後勁溪出現巨大海鱸!33歲釣友謝宇豪與友人前往後勁溪出海口,鎖定鱸魚用假餌垂釣,意外釣起1尾重達30台斤、長達110公分的金目鱸,成為近期後勁溪最大尾紀錄。謝宇豪打趣說,這尾金目鱸是他燒陽壽換來的一生紀錄魚,應該很難再破這個紀錄了。

「我們是專門衝著鱸魚來的!」謝宇豪說,近期金目鱸魚群洄游到後勁溪出海口,岸邊經常可見大魚在岸邊活動,這次出門,他就鎖定目標,不考慮其他魚種,「就是單純想拚金目鱸,剛好就被我遇到了!」

謝宇豪指出,他從「中魚」到拉上岸,約歷時十分鐘,「當下超緊張,拉起來後我們現場就拿磅秤量了一下,剛好30台斤!」這也是他多年釣魚經驗中,首度拉上如此大型的鱸魚。

謝宇豪目前在漁拓釣具高雄巨蛋店當店員,從國中時期就開始釣魚,專攻海鱸已有5、6年經驗。謝宇豪說,其實這尾大魚來得不容易,「我大概來後勁溪釣了10幾次,這些魚從50幾公分、60幾公分都有,一路拚到這隻110公分,真的算是努力蠻久的。」

謝宇豪說,他在後勁溪釣海爐都是用路亞釣法,配合日系的假餌,「這些都是日本人專門釣鱸魚用的餌,我們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釣鱸魚。」他解釋,路亞釣法講求操作手法,要頻繁拋餌、收線,抽動釣竿,讓假餌看起來像活的一樣,去模擬蝦子、小魚的動作,這樣才會誘發鱸魚攻擊。

「鱸魚是伏擊型的魚,只有在魚經過牠攻擊範圍時,才會開口咬餌。」謝宇豪說,後勁溪容易掛底,他都把假餌丟在河道中間到礁石區交界處,此區接近出海口,是淡水與海水交界的地方,餌魚多,也最容易吸引鱸魚聚集。談到中魚瞬間,謝宇豪難掩興奮說「很大力!就是整個把我拉走,我的捲線器一直哀號,瘋狂出線!」最後耗費10分鐘,成功將這尾鱸魚拉起。

謝宇豪是在5月6日晚間釣到這尾30台斤金目鱸,但一直到前天才把大魚照片貼上網路,瞬間引爆網友前來朝聖。謝宇豪表示,這尾金目鱸上岸瞬間,「真的有種此生無憾的感覺」,鱸魚季還沒結束,他要繼續努力,看看能不能再刷新紀錄。

謝宇豪目前在漁拓釣具高雄巨蛋店當店員。記者王勇超/攝影
謝宇豪目前在漁拓釣具高雄巨蛋店當店員。記者王勇超/攝影
謝宇豪在後勁溪出海口釣獲的金目鱸長達110公分,重達30台斤,體型相當肥碩。圖/謝宇豪提供
謝宇豪在後勁溪出海口釣獲的金目鱸長達110公分,重達30台斤,體型相當肥碩。圖/謝宇豪提供
謝宇豪前往後勁溪出海口,鎖定鱸魚用假餌垂釣,意外釣起1尾重達30台斤、長達110公分的金目鱸,成為近期後勁溪最大尾鱸魚紀錄。圖/謝宇豪提供
謝宇豪前往後勁溪出海口,鎖定鱸魚用假餌垂釣,意外釣起1尾重達30台斤、長達110公分的金目鱸,成為近期後勁溪最大尾鱸魚紀錄。圖/謝宇豪提供

高雄市 後勁溪

延伸閱讀

影/高雄男子因家庭糾紛進派出所 離去後突倒斑馬線遭車輾斃

綠鬧內鬨? 高雄湧言會發聲明「尚未決定支持特定市長人選」

高雄澄清湖發現浮屍 確認死者是73歲老婦

明年才大選!高雄今非法選舉看板滿天飛 市長陳其邁、議員白喬茵質詢互嗆

相關新聞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假日游旗津竟遇居民攔車「指路」背後有貓膩

高雄旗津因海景與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假日車潮湧入,尖峰時段靠近老街的停車位一位難求。當地居民會站在路旁攔車,以3小時100...

5月大男嬰遭保母綁繩掛耳強塞奶嘴 屏縣府查認不當照顧

屏東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被居家保母不當照顧,將奶嘴用繩子掛在耳上以固定於嬰兒嘴上,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調查後,認為陳姓保母此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