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電廠「點亮金門」十週年 650位騎士見證綠能轉型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參與民眾超熱烈。圖/塔山電廠提供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參與民眾超熱烈。圖/塔山電廠提供

台電塔山電廠今日舉辦第十屆「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650位騎士自中山林出發,沿途騎經金門酒廠新廠、風獅爺景點、湖南高地與瓊林聚落,騎乘里程達20公里,展現綠能與環保理念十年深耕成果。

活動由塔山電廠、金門區營業處及除役與選址溝通中心金門小組聯合主辦,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協辦,吸引眾多在地鄉親與旅客參加。主辦單位指出,活動自105年開辦以來,從最初的300位參與者成長為今日的650人,報名開放一小時即額滿,深獲地方肯定。

開場由中正國小舞獅、金寧中小學鼓隊與多年國小獨輪車隊熱鬧開場,場面熱絡。包含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環保局長李廣榮、金寧鄉長楊忠俊等地方代表,以及台電副總陳銘樹、勞工董事黃文峯、發電處長孫禹華等高層皆親自到場共襄盛舉。

李枝榮在致詞時表示,這項活動自105年起辦理,十年來累積參與人數從300人增加至今年650人,「每次報名幾乎都是一開放就額滿,可見地方民眾對綠能與環保理念的支持」。

李枝榮也提到,台電持續推動金門地區再生能源建設,目前風力與太陽能等綠能發電佔裝置容量約兩成,透過儲能系統妥善調度,有效因應金門晚間民生用電高峰;另一方面,為提升電廠效率與減碳,塔山電廠已規劃新增第11與12號火力發電機組,預計119年商轉,以提高發電效率、降低排碳與油耗。

「點亮金門」活動十年來主題從「心連心」、「景連景」延伸至「智網」,串連在地文化與綠能行動。台電強調,未來將持續深化社區連結,透過在地參與與環境教育,與金門鄉親攜手邁向下一個十年的綠色旅程。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李枝榮在致詞時表示,這項活動自105年起辦理,十年來累積參與人數從300人增加至今年650人,每次報名幾乎都是一開放就額滿,可見民眾的支持。記者蔡家蓁/攝影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李枝榮在致詞時表示,這項活動自105年起辦理,十年來累積參與人數從300人增加至今年650人,每次報名幾乎都是一開放就額滿,可見民眾的支持。記者蔡家蓁/攝影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與會貴賓共同主持鳴槍。記者蔡家蓁/攝影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與會貴賓共同主持鳴槍。記者蔡家蓁/攝影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上午在中山林自行車館前廣場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迎來活動第十週年,參與人數也創下歷年之最。記者蔡家蓁/攝影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上午在中山林自行車館前廣場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迎來活動第十週年,參與人數也創下歷年之最。記者蔡家蓁/攝影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活動開場前的熱身場面盛大。圖/塔山電廠提供
台電塔山電廠今天舉辦「台電智網 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活動開場前的熱身場面盛大。圖/塔山電廠提供

金門 台電

延伸閱讀

金大建築系展連辦三天 學生聚焦軍事遺構與聚落再生

金門組團參展海峽旅博會 積極搶攻暑期觀光商機

從貼布到香水 金門大學推一條根芳療系列產品搶攻健康市場

核三廠2號機停機 台電:排放白色水蒸汽勿慌

相關新聞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假日游旗津竟遇居民攔車「指路」背後有貓膩

高雄旗津因海景與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假日車潮湧入,尖峰時段靠近老街的停車位一位難求。當地居民會站在路旁攔車,以3小時100...

5月大男嬰遭保母綁繩掛耳強塞奶嘴 屏縣府查認不當照顧

屏東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被居家保母不當照顧,將奶嘴用繩子掛在耳上以固定於嬰兒嘴上,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調查後,認為陳姓保母此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