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被美太平洋艦隊納「嚇阻任務區」 學者籲環太軍演邀當觀察員

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傳川普對動用美軍打擊伊朗核設施日趨積極

地牛翻身!上午7時34分台南楠西規模3.9地震 最大震度3級

走出莫拉克風災陰霾 日光小林打造全台首座「黃碳」農場

高雄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與蓋婭智壤科技攜手推動全台首座以「黃碳」為核心土壤碳匯社區農場。記者郭韋綺/翻攝
高雄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與蓋婭智壤科技攜手推動全台首座以「黃碳」為核心土壤碳匯社區農場。記者郭韋綺/翻攝

淨零碳排全球趨勢下,高雄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與蓋婭智壤科技攜手推動全台首座以「黃碳」為核心土壤碳匯社區農場,協會理事長潘枝梅說,莫拉克風災後,小林遷村背後承載一段失去土地歷史,如今打造友善環境農場,不僅讓土地利用更有意義,也逐步建立起永續與就業。

日光小林社區向租用台糖地1甲多開闢農場,並獲農業部水保署南區分署補助硬體設施建設,包括入口意象、農舍與接待區,同時6月展開農場培訓課程,首批已有10名村民報名參與,為未來農場經營打下基礎,

農場也將推動黃碳認證,導入蓋婭所研發「仿生地下灌溉系統」,具備節水70%、降低勞力投入等多重優勢,並以不破壞土壤結構的方式耕作,有助於累積土壤有機碳、生成碳匯,這項技術不僅賦予農村土地碳儲存的能力,更結合ESG數據模組,讓企業得以實際引用於永續報告與合作專案。

「我們不是在種田,而是在種永續。」蓋婭營運長林盈表示,讓企業支持永續不再只是說故事,而是可以落地、可驗證,讓企業、社區與土地真正互利,此次合作也讓原本就擁有低碳微電網日光小林社區,升級為整合灌溉、耕作、碳盤查與品牌合作的完整永續鏈。

理事長潘枝梅指出,日光小林僅有125人,卻走在地方創生與碳匯實踐最前端,農場取得黃碳認證後,也會接續碳盤查、碳足跡,讓低碳農場效應愈來愈大,進而影響全台社區。

此外也會規畫企業ESG專案場域,盼獲日月光、中鋼等企業採購合作,以及透過展售市集、網路與實體店面販售地產地銷作物如雞角刺、芋頭、地瓜,推廣永續農業與地方經濟,結合大武壠族文化體驗、生態導覽、民俗植物認識與風味料理等,打造更貼近土地與文化永續互動方式。

潘枝梅說,期盼農場穩定經營,增加村民就業機會,部分盈餘回饋老人與兒童照顧,未來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翻轉偏鄉命運。

高雄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與蓋婭智壤科技攜手推動全台首座以「黃碳」為核心土壤碳匯社區農場。記者郭韋綺/翻攝
高雄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與蓋婭智壤科技攜手推動全台首座以「黃碳」為核心土壤碳匯社區農場。記者郭韋綺/翻攝
高雄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與蓋婭智壤科技攜手推動全台首座以「黃碳」為核心土壤碳匯社區農場。記者郭韋綺/翻攝
高雄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與蓋婭智壤科技攜手推動全台首座以「黃碳」為核心土壤碳匯社區農場。記者郭韋綺/翻攝

碳足跡 永續 低碳

延伸閱讀

龍潭警前進社區 向民眾宣導防詐知識

土銀推出首宗地上權案 南投精華地段權利金底價2,009萬

台灣零售永續獎/SOGO黃晴雯獲傑出人物獎

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深耕ESG 勇敢向前

相關新聞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假日游旗津竟遇居民攔車「指路」背後有貓膩

高雄旗津因海景與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假日車潮湧入,尖峰時段靠近老街的停車位一位難求。當地居民會站在路旁攔車,以3小時100...

5月大男嬰遭保母綁繩掛耳強塞奶嘴 屏縣府查認不當照顧

屏東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被居家保母不當照顧,將奶嘴用繩子掛在耳上以固定於嬰兒嘴上,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調查後,認為陳姓保母此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