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道撞賓利 闖禍駕駛跳車「狂奔橫越3車道」翻護欄逃跑

印航空難唯一倖存旅客憶當時:自己解開安全帶「難想像從火球走出去」

步伐加快! 陳奕爆雙喜臨門後悄辦婚宴 紀曦晨高訂婚紗曝光

高雄林園蔣公塑像擬拆除 議員提「剪刀穴」傳說爭取保存

高市議員邱于軒提及「林半仙」傳奇及「剪刀穴」傳說,爭取保存林園北路179號前蔣中正塑像。圖/議員邱于軒提供
高市議員邱于軒提及「林半仙」傳奇及「剪刀穴」傳說,爭取保存林園北路179號前蔣中正塑像。圖/議員邱于軒提供

國有財產署研擬拆除高雄市林園北路上一座蔣中正塑像,議員邱于軒今天質詢指出,這座塑像涉及林園人都知道的「林半仙」、「剪刀穴」風水傳說,有歷史背景及時代意義,不該以轉型正義之名拆除。市長陳其邁回應,尊重國會通過的法律,法律怎麼規定,地方政府配合執行。

林園區林園北路179號前蔣中正塑像位於國有土地,國有財產署依據促轉條例第5條規定,行文林園區公所,5月19日將至林園會勘與開會協調,有意處置威權象徵。

議員邱于軒今早帶著一把剪刀到在議會質詢,分享跟蔣中正塑像有關的民間傳說。她指出,林園是風水寶地,有「扁擔穴」之說,在工業區進駐前是魚米之鄉,相傳早年有一名林半仙專門幫人看風水,不過他跟地方望族交惡,死前葬在「剪刀穴」破壞風水,之後地方有一些不平靜,所以林園鄉公所在林園北路的路口設置蔣公銅像,就此風平浪靜。

邱于軒向市長陳其邁喊話說,林半仙故事林園人朗朗上口,「你的子弟兵在立法院討論蔣介石銅像移除進度」,國有財產署馬上來文說要移除,「我不反對自由民主,但請尊重林園人在地人的心聲、文化及想法」,若這把剪刀剪了,不知道會剪到陳其邁還是賴清德。

邱于軒認為,地方文化需要多一些包容與理解,不樂見拆除銅像。陳其邁回應,台灣民主化過程走得非常辛苦,228事件、白色恐怖等是讓大家痛苦的歷史記憶,不分族群,有很多人因此遭受身心、家庭非常大傷害,所以立法院還原歷史真相,制定冤獄補償、促轉條例,立法目的在此。

陳其邁說,地方會有地方一些不同感受,他可以理解、包容,但對於整體要保護或促進的公共利益來看,這跟威權象徵的拆除是兩個不同事情,當然會有保護利益的比較,尊重國會通過的法律,法律怎麼規定,地方政府當然一定要配合執行。

高市議員邱于軒今早帶一把剪刀到議會質詢,分享林半仙跟蔣中正塑像有關的民間傳說。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市議員邱于軒今早帶一把剪刀到議會質詢,分享林半仙跟蔣中正塑像有關的民間傳說。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市議員邱于軒爭取保存林園北路179號前蔣中正塑像,市長陳其邁回應,尊重國會通過的法律,法律怎麼規定,地方政府當然要配合執行。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市議員邱于軒爭取保存林園北路179號前蔣中正塑像,市長陳其邁回應,尊重國會通過的法律,法律怎麼規定,地方政府當然要配合執行。記者徐白櫻/翻攝

風水 陳其邁 邱于軒

延伸閱讀

陳其邁批核廢放新北?侯友宜:顧民生經濟別淪政治口水

核電延役 陳其邁轟草率立法:舉手是在「舉火大的」

為何先花880億擴建小港才爭取南星機場? 市長陳其邁遭質疑

黃仁勳要來了 陳其邁:市府會跟NVIDIA團隊開很多會

相關新聞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假日游旗津竟遇居民攔車「指路」背後有貓膩

高雄旗津因海景與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假日車潮湧入,尖峰時段靠近老街的停車位一位難求。當地居民會站在路旁攔車,以3小時100...

5月大男嬰遭保母綁繩掛耳強塞奶嘴 屏縣府查認不當照顧

屏東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被居家保母不當照顧,將奶嘴用繩子掛在耳上以固定於嬰兒嘴上,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調查後,認為陳姓保母此次...

明年大選今非法選舉看板滿天飛 陳其邁、白喬茵質詢互嗆

2026選舉到來,高雄市各大街頭競選看板林立。綠營初選市議員擬參選人違規看板掀起高雄滿街全是非法選舉看板爭議,市長陳其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