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超狂卡司!權恩妃、FTISLAND 降臨悍將中學

台師大女足隊爆「抽血換學分」 教練周台英列他字案被告偵辦

八德副所長「開槍擊斃拒檢車女乘客」無罪確定 本人回應了

體育班「出口太小」高雄半數運動選手高中選擇北漂

議員黃文志指出,高雄運動設施跟北部有落差,各級體育班設備老舊,如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位及楠梓國中射箭場的設施都過於簡陋。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黃文志指出,高雄運動設施跟北部有落差,各級體育班設備老舊,如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位及楠梓國中射箭場的設施都過於簡陋。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雄連3年在全中運獲得總成績第五名,無法進入前三名,金牌數也是停滯不前,議員黃文志直指,高雄體育班設備老舊、器材不足,棒球、羽球及棒球等項目在國中階段培養人數眾多,高中銜接班數明顯變少,棒球落差最大,缺乏銜接機制導致選手往北部流動,已有半數學生遠赴外縣市升學,應通盤檢討。

市長陳其邁回應,會從經費、體育班設班數字及現在運動資源配置進行整體檢討,確實因為班級數或設施不足造成優秀人才外流是非常遺憾的事情,會請運發局與教育局合作進行長期培訓及補助。

黃文志今日在議會總質詢指出,高雄近3年全中運成績都是第五名,無法挺進前三名,從含金量回頭檢視,去年跟今年金牌都停留在40面,相較新北、台中等縣市低。

射箭選手出身的黃文志坦言,高雄運動設施跟北部有落差,各級體育班設備老舊,如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位及楠梓國中射箭場的設施都過於簡陋,遠不如北部高中;北部資源相對完善,不少選手高中選擇更好的訓練環境就讀。

國高中銜接機制失衡也是一大問題。黃文志依據羽球、游泳、舉重、桌球及棒球五項高雄得獎多的體育班級數分析,高中約比國中少一至兩班,尤其棒球最明顯,國中有七班、高中僅一班,高中「出口太小」,變相鼓勵選手去外縣市就讀。

「比例從18%急升至51%,高雄半數學生遠赴外縣市高中體育班升學!」黃文志說,國中學生體育班基礎培訓本來就不足,又加上沒有在地高中銜接培訓,高雄長期未通盤檢討整體制度,惡性循環造成體育人才流失,應建立訓練站補助制度、全面盤點運動類設班狀況,針對落差較大班級著手改善。

教育局長吳立森表示,近3年教育局已花7.8億元補助各校改善各項目基本設施,另在運動訓練站補助1億餘萬元,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看見成果。此外,集中資源部分,109年開始進行體育班資源整併及退場計畫,國中從49校減至 37校,國小44校減至26校,也在特定項目做重點培訓。

議員黃文志發現,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設施簡陋,不如北部高中。圖/議員黃文志提供
議員黃文志發現,左營高中傳統機械靶設施簡陋,不如北部高中。圖/議員黃文志提供
議員黃文志總質詢指出,高雄體育班設備老舊、器材不足,國高中體育班銜接有明顯落差。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黃文志總質詢指出,高雄體育班設備老舊、器材不足,國高中體育班銜接有明顯落差。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黃文志發現,高雄體育項目的國高中班級數銜接有落差,導致很多優秀選手不得不赴外縣市升學或受訓。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黃文志發現,高雄體育項目的國高中班級數銜接有落差,導致很多優秀選手不得不赴外縣市升學或受訓。記者徐白櫻/翻攝

體育 運動 教育局

延伸閱讀

影/高雄警瓦解喪屍煙彈網絡 落網8男女...竟有3名通緝犯

高雄鼓山高中舉重隊全中運奪3金 雙首長喝采勉勵

獨/結婚2年生1女...疑不滿岳家頻挖苦 高雄抓漏工殺死妻

高雄人快改道! 國1北向岡山路段火燒車 回堵10公里

相關新聞

美蘭部落唯一橋梁損毀 竟是遭平地人搞破壞引居民不滿

高雄市桃源區索阿紀吊橋近日出現橋面損毀,造成美蘭部落對外交通受阻,居民原以為是颱風過後損壞,沒想到經查才發現,竟是遭外地...

高雄大林蒲遷村規模龐大 當地居民爭取增設學校、派出所

高雄小港區大林蒲沿海6里遷村,預計將有1萬9千人遷入鳳山、前鎮區,遷村安置地都市計畫變更草案正在公開展覽中,都發局今在鳳...

影/「阿家生蠔」老闆罵韓女星 稱「負面行銷促觀光」不介意負評

韓國女團「FANATICS」成員尹到怡長居台灣,日前她和朋友到澎湖旅遊卻遭遇態度不佳的餐廳店家「阿家生蠔」,店家不斷用挑...

韓女星遭澎湖餐廳無禮對待 陳光復致歉盼再給一次機會

韓國女團「FANATICS」成員尹到怡日前宣布長居台灣旅遊,日前她和朋友到澎湖卻遭遇態度不佳的一家生蠔餐廳店家,店家不斷...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