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南麻豆重大車禍!母女外出雙載遭撞飛 1死1命危搶救

台被美太平洋艦隊納「嚇阻任務區」 學者籲環太軍演邀當觀察員

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傳川普對動用美軍打擊伊朗核設施日趨積極

5G智慧醫療走進偏鄉 用AI為眼部黃斑部病變、PTSD患者看診

數發部長黃彥男今(6)日至高雄市茂林區衛生所,視察由電信業者建置研發的「5G遠距診療平台」。記者馬瑞璿/攝影
數發部長黃彥男今(6)日至高雄市茂林區衛生所,視察由電信業者建置研發的「5G遠距診療平台」。記者馬瑞璿/攝影

數發部長黃彥男今(6)日至高雄市茂林區衛生所,視察由電信業者建置研發的「5G遠距診療平台」,瞭解偏鄉數位服務的運作情形與成效。黃彥男表示,透過5G通訊結合AI(人工智慧)智慧診療平台,偏鄉居民無須長途奔波,也可獲得與都會區同等水準的醫療照護,實踐「以網路取代馬路」,打造真正「零距離」的健康照護。

對於偏鄉、山區居民來說,要到城市看病一趟不容易,往往需要一天時間來回奔波,所花時間、金錢都相當龐大,也正因如此,過去,許多偏鄉居民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期,使得病情加重。

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有時候會引起眼部黃斑部水腫,嚴重時,甚至會失明,過去,許多偏鄉民眾即使眼睛不舒服,也沒有赴大醫院觀看,影響了黃斑部治療進程、造成失明。5G、AI眼底鏡走進偏鄉之後,可及早為偏鄉長者做眼部檢查,及早發現病情、及早治療。

5G、AI除了可以提供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遠距診療服務之外,現在也可以進行數位心理治療,偏鄉憂鬱症、PTSD(創傷後症候群)患者無需跑一趟大醫院,也可以運用遠距診療,及早針對病情進行治療。

數發部說明,「5G遠距診療平台」由遠傳電信與國內多家醫療院所共同開發,利用「5G商頻網路」及「5G專頻專網」技術,建置全國醫療機構視訊會診及門診服務,並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合作,導入AI智慧判讀機制,整合5G遠距診療平台,讓醫療資源突破地域限制。

數發部成立以來,致力強化數位韌性與普及通訊服務,透過修正頻率使用費收費標準,鼓勵電信業者投入創新多元應用服務。高雄市茂林區的5G智慧醫療應用,即是在穩固的基礎網路建設、公益政策的落實下,實現讓每個居民都能共同享有優質的醫療服務。

目前5G遠距診療平台已擴展至全國15縣市、56個鄉鎮,涵蓋多數山地與離島地區的衛生所,累積服務人次突破6萬。平台透過穩定的5G連線能力,擴大跨院會診能力,使高品質的醫療資源及服務觸及偏鄉角落,實現全民共享的健康照護網路。

數發部強調,科技創新應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為全民所用、所享,特別是在偏遠與高齡地區,數位應用是縮短城鄉資源落差的關鍵解方。未來,數發部將持續與各界合作,透過政策引導業者,擴大5G服務的多元應用,體現「連線不只是上網,而是生活改善」,落實數位平權。

遠距 衛生所 偏鄉

延伸閱讀

林依晨雙喜臨門!新作「失明」再奪大獎 最強準二寶媽

中台灣生醫創育深耕平台成立 整合臨床實證與智慧醫療

屏東推動醫療外展服務 首場火車站外為街友看診

英業達「智慧輸液系統」進軍東部 獲羅東博愛醫院導入

相關新聞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假日游旗津竟遇居民攔車「指路」背後有貓膩

高雄旗津因海景與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假日車潮湧入,尖峰時段靠近老街的停車位一位難求。當地居民會站在路旁攔車,以3小時100...

5月大男嬰遭保母綁繩掛耳強塞奶嘴 屏縣府查認不當照顧

屏東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被居家保母不當照顧,將奶嘴用繩子掛在耳上以固定於嬰兒嘴上,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調查後,認為陳姓保母此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