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房子呢?高雄建案倒塌害7屋被強拆 建商擺爛住戶求助市府無門

高雄市自強一路一處建築工地發生地基塌陷,造成周邊多棟住宅受損,其中有三棟連棟透天半傾,無法住人,總計有7戶強制拆除。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市自強一路一處建築工地發生地基塌陷,造成周邊多棟住宅受損,其中有三棟連棟透天半傾,無法住人,總計有7戶強制拆除。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前金區自強一路83巷一處大樓工地2022年8月坍塌,周邊7住戶被市府列危樓拆除,其中6戶與建商和解,原本期待建商育瑪建設依和解內容幫他們蓋回房子,結果2年多過去,卻仍在外租屋,住戶不滿「當時市府追著我們簽和解書,到底保障了我們什麼?」

自強一路坍塌的工地預計興建15樓高住宅,2022年3月22日工地曾發生塌陷意外,經建商緊急搶救後復工,同年8月14日同一地點出現滲水滲砂,造成路面塌陷,自強一路、自強一路83巷共有7戶受災,建物傾斜結構受損,被判定為危樓拆除。

當時市府參與協調,要求建案工地停工,已被拆除的7戶,其中6戶與建商達成和解,僅1戶未和解,決定自地自建,和解戶則由出事的業主育瑪建設原址重建,雖然重建案已拿到建照,但工地仍是一片空蕩蕩,重建進度為0。

出事工地為育瑪建設首件大樓建案,事後因財務出現問題,便將建案交給立有建築開發,原本育瑪承諾補助租金至重建完成為止,但承諾僅實行半年,後續便無租金補貼,和解住戶仍在外租房子

其中一名住戶質疑,當時損鄰發生後,市府掛保證會站在住戶權益,如今育瑪雙手一攤喊沒錢,他們就算有和解書還有什麼用?要負擔租金,對簿公堂還要準備律師費,根本沒人幫忙解決。

依據高雄市建築工程施工損壞鄰房事件爭議調處辦法規定,若施工造成損壞鄰房者,主管機關應不予核發工程使用執照,除非雙方簽立和解,換言之,若工程要繼續進行,得要受災戶、建商先達成和解,或提撥一定比例金額至法院擔保。

但住戶質疑,當時市府追著他們簽和解,希望讓建案繼續下去,好讓建商有錢可賠,結果他們簽了,建商卻雙手一攤喊沒錢,「簽和解書的時候說會幫忙把房子蓋回來,那現在呢?」育瑪沒錢,但起造人、監造人、承造人還在,只能企求公權力讓起承監落實責任,還她們家園。

對此,高雄市政府建管處解釋,經了解目前和解戶與建商已進入訴訟階段,就權益受損部分提起訴訟程序中,已函請育瑪公司、壬寶公司及建築師事務所確實依和解內容履行,以為誠信。

建管處說,本案依前開調處程序依法依規辦理,且工務局已邀集起、承、監造、住戶及相關單位共計召開5次協調會議,工務局將持續督促建商履約並完成重建事宜。

高雄市自強一路一處建築工地發生地基塌陷,造成周邊多棟住宅受損,其中有三棟連棟透天半傾,無法住人,總計有7戶強制拆除。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市自強一路一處建築工地發生地基塌陷,造成周邊多棟住宅受損,其中有三棟連棟透天半傾,無法住人,總計有7戶強制拆除。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市自強一路一處建築工地發生地基塌陷,造成周邊多棟住宅受損,其中有三棟連棟透天半傾,無法住人,總計有7戶強制拆除。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市自強一路一處建築工地發生地基塌陷,造成周邊多棟住宅受損,其中有三棟連棟透天半傾,無法住人,總計有7戶強制拆除。本報資料照片

租房子 建築師 住戶

延伸閱讀

高雄建案施工損鄰疑未履行和解 市府將督促履約

慶祝母親節 高雄業者推出1元高麗菜吸引搶購

華友聯、隆大 不看淡

鋼筋從天降!桃園A7工地工人無防護還頻出包 挨罰十萬

相關新聞

影/「阿家生蠔」老闆罵韓女星 稱「負面行銷促觀光」不介意負評

韓國女團「FANATICS」成員尹到怡長居台灣,日前她和朋友到澎湖旅遊卻遭遇態度不佳的餐廳店家「阿家生蠔」,店家不斷用挑...

韓女星遭澎湖餐廳無禮對待 陳光復致歉盼再給一次機會

韓國女團「FANATICS」成員尹到怡日前宣布長居台灣旅遊,日前她和朋友到澎湖卻遭遇態度不佳的一家生蠔餐廳店家,店家不斷...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