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調/起風了?近6成民眾反罷免 「增70萬人」占上風

MLB/真的來了!大谷明天擔任「開門」投手 力戰強敵教士

抗戰勝利80年/美軍空襲日本迫降 我軍民搶救65飛行員

強化海景視野!高雄旗津燈塔新建人行道 往返距離縮短

高市府將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和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讓民眾探訪燈塔更方便。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高市府將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和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讓民眾探訪燈塔更方便。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有超過百年歷史的旗津旗后燈塔是高雄熱門景點之一,許多遊客乘船到旗津再從輪渡站前往旗后燈塔,但既有動線冗長且複雜,不利於嬰兒推車、輔具通行,高市府為此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和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探訪燈塔更方便,目前施工中。

旗后燈塔(高雄燈塔、旗津燈塔)位於旗津旗後山山頂,建於1883年,1987年核定為市定古蹟,1992年起開放參觀,吸引許多遊客造訪,2022年園區整建重啟後,更成為全國首座夜間開放燈塔。高市府新闢前往旗後山登山口的人行步道,改善周邊環境,今年3月中施工,完工後可大幅縮短參觀往返距離,提供更加舒適的景觀空間。

工務局表示,為提升觀光通行品質,道工處配合觀光局「灣區大港-旗津領航」旗艦計畫,改善旗津輪渡站海岸路往旗後山與燈塔步道系統及周邊景觀,經協調港務公司,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及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探訪燈塔更方便。

道工處說明,本次工程除以平順、耐久、美觀的優質材料設置、改善人行步道鋪面,同時導入港灣景觀的整體性理念,更新海岸路上人行步道欄杆、整理路側告示牌並拆除安檢所庫房與圍欄等,提升視覺通透性,強化海景的視野效果。後續將再辦理海岸路景觀美化,以街區彩繪營造海灣風情的特色氛圍,為民眾帶來難以忘懷的旅遊體驗。

高市府將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和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讓民眾探訪燈塔更方便。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高市府將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和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讓民眾探訪燈塔更方便。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高市府將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和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讓民眾探訪燈塔更方便。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高市府將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和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讓民眾探訪燈塔更方便。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登山步道 燈塔 人行道

延伸閱讀

高雄旗山擬建殯儀館召開審查會議 居民盼改地點

大埔路設人行道惹爭議 彰化七旬長輩氣噗噗…噴漆標機車道

高雄大立商圈人行道去年甫設…日女慘遭小貨車撞飛 議員籲加欄杆改善

新北推人行道淨寬改善 變電箱該搬去哪是挑戰

相關新聞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假日游旗津竟遇居民攔車「指路」背後有貓膩

高雄旗津因海景與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假日車潮湧入,尖峰時段靠近老街的停車位一位難求。當地居民會站在路旁攔車,以3小時100...

5月大男嬰遭保母綁繩掛耳強塞奶嘴 屏縣府查認不當照顧

屏東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被居家保母不當照顧,將奶嘴用繩子掛在耳上以固定於嬰兒嘴上,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調查後,認為陳姓保母此次...

明年大選今非法選舉看板滿天飛 陳其邁、白喬茵質詢互嗆

2026選舉到來,高雄市各大街頭競選看板林立。綠營初選市議員擬參選人違規看板掀起高雄滿街全是非法選舉看板爭議,市長陳其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