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動員?凱道見移工頭戴「鄭正鈐帽」綠營控違法 國民黨回應了

巨大蘑菇雲衝天!伊朗南部港口爆炸「建築也遭毀」 逾500人受傷

嚇阻車輛與行人爭道 高雄將增設「不禮讓行人」科技執法設備

高市交通局今年將在苓雅區「中正、凱旋、五福路口」及鳳山區「文衡路、八德路口」新增兩處車輛不禮讓行人科技執法。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市交通局今年將在苓雅區「中正、凱旋、五福路口」及鳳山區「文衡路、八德路口」新增兩處車輛不禮讓行人科技執法。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區多處路口常可看到行人與車輛爭道,警方陸續建置不禮讓行人科技執法設備,全市已建置23處,今年預計設2處。警方指出,加強取締路口不讓行人違規,去年前三大違規路口都是鬧區大路口,將推動專案執法,將重點放在商圈、醫院、學區、夜市等人潮較多地點,希望進一步降低行人事故。

近年來行人路權不斷被提出討論,政府陸續修訂法規並推動政策,高雄市政府為保障行人安全,加強在交通繁忙的路口,取締不讓行人違規,去年前三大違規路口分別是三民區建工路、大昌二路口142件,鳳山區中山路、成功路口91件,岡山區岡山路、維新路口87件。

警方說,苓雅區的中正路、五福路、凱旋路口,因其中一處路口斑馬線長達42.5公尺,常有行人斑馬線才走到一半,就遇到機車蜂擁通過。該路口2022年發生25件車禍、2023年27件、2024年26件,肇事原因最多的為未保持安全距離、間隔或未注意車前狀況。該路口目前有固定式照相設備,取締路口闖紅燈。

承辦警官說,高雄持續建置不停讓行人科技執法設備,2023年建置2處、2024年建置21處,今年預計增加苓雅區「中正、凱旋、五福路口」以及鳳山區「文衡路、八德路口」2處,後續仍將持續爭取經費,在行人通行頻繁路口設置,採精準執法策略,防制行人事故發生。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林于凱表示,在車流複雜、交通繁忙的多叉路口,若要改良交通動線,需經過多方考量,短期內可設置不讓行人科技執法設備,讓機車騎士、汽車駕駛產生警戒效果,主動注意並停讓行人,增加行人通過馬路的安全性。

高雄市交通局為了保障行人穿越安全,今年規劃在苓雅區「中正、凱旋、五福路口」導入車輛不禮讓行人科技執法。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交通局為了保障行人穿越安全,今年規劃在苓雅區「中正、凱旋、五福路口」導入車輛不禮讓行人科技執法。記者王勇超/攝影

行人 高雄市

延伸閱讀

高雄分屍魔最快下周被起訴 檢方今提訊掌握關鍵證據

高雄分屍魔重返公寓現場用意曝 法醫驗屍發覺可疑微物跡證

高雄殺人分屍翁回公寓重建凶案 遇害婦家屬鄰居激動叫罵「變態」

高雄分屍魔被提訊返命案現場 態度毫不在乎還輕鬆坐

相關新聞

高雄飯糰店承諾「有賺就能漲房租」?律師見房東聲明提出4疑點

高雄市鼓山區人氣日式飯糰店「樋口飯糰」近日爆出租約爭議,女房東邵姓女子疑似要求調漲租金未果後,與房客關係緊張。邵女強調,當初基於對創業者的同情,以低於市場行情的租金出租,並稱雙方曾口頭達成協議,若店家經營賺錢,願意調整房租。不過,該說法引起律師賴瑩真質疑,直言「滿頭問號」,並提出四大疑點,質疑此種口頭約定的合理性與合法性。

快搶!跑進金門秘境探索夕陽跑今開放報名 限額2500名

結合運動、觀光與文化的「2025跑動金門秘境探索夕陽跑」將於8月9日登場,今天晚間6點開放報名,活動分為10.6公里路跑...

影/房東否認漲租為情緒失控道歉 高雄日本飯糰店老闆娘:她講她的

高雄青海路1間日本飯糰店近日因生意火紅,引發邵姓女房東漲租、砸花盆爭議。事件曝光後每天都有許多人到飯糰店表達支持。邵姓女...

日式飯糰店因「1善舉」獲在地人力挺 許常德:這才是好的廣告

高雄市鼓山區一間由日本老闆與台灣老闆娘共同經營的日式飯糰店「樋口飯糰」,近日因房東惡意漲租並砸毀店門口盆栽,強迫店家搬遷,引起社會關注。該事件曝光後,不僅許多在地民眾自發到店支持,就連知名音樂人許常德也在社群媒體發文聲援,大讚店家長期以來的真誠與用心。

影/東港第一鮪確定! 重量保密11日拍賣會當天公布

東港第一鮪確定!東港籍漁船「茂豐祥號」4月5日深夜11點多捕獲一尾公黑鮪,向漁會通報後立即兼程趕回,今日上午船回到東港後...

高雄綠營議員逆風質詢畫面爆紅 被罵「滾出民進黨」

高雄民進黨議員黃明太上周議會質詢,提及高雄市議會也是朝小野大,卻沒有吵鬧及罷免,台灣沒有分裂本錢。這番「逆風」質詢畫面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