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暴雨狂炸南橫中斷 高雄桃源區公所宣布3個里明停班課

陳文茜今晚朝聖蔡琴遭拒!醫生撂話 她「跟時間賽跑」

卡陸方來台參加旅展? 知情人士曝「局勢糟糕」:拒絕逾300人

高雄仁武人口將破10萬 灣內公托160人搶28個名額

高市社會局在仁武區灣內國小成立第3座公共托嬰中心,市長陳其邁(右四)今會同民代及地方人士一起揭牌,目前全市已達62處。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市社會局在仁武區灣內國小成立第3座公共托嬰中心,市長陳其邁(右四)今會同民代及地方人士一起揭牌,目前全市已達62處。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仁武區人口將破10萬,人口成長快速,不乏高科技產業人才移入,市府因應育兒需求,今天成立第3座公共托嬰中心,但160人搶28名額,地方反映供不應求,民代也認為市府應增加臨托與夜托,年輕父母才能安心上班。市長陳其邁表示,他以全市85處公托中心為既定目標,會滾動式調整,不排除上修。

高市社會局在仁武區灣內國小成立第3座公托,全市已達62處,今天由市長陳其邁會同民代及地方人士揭牌落成,28名收托幼兒已額滿,此處是全市第一座結合新建校舍成立的托嬰中心。

陳其邁透露,仁武人口成長非常快,包含台積電P1廠員工陸續進駐,台積電P2廠約1500、1600人也馬上要進駐高雄,居住區域大致集中在左營、楠梓及仁武,所以仁武有非常多外來人口,產生公托及學校需求。

立委邱議瑩說,地方反映公托只能收托28人, 一下子就額滿,照顧好國家未來主人翁是市府責無旁貸的工作,盼持續增加。立委林岱樺說,未來還要增加臨托與夜間托育,才能讓產業相關工作人員安心上班。

「名額真的太少,光弱勢戶就用光!」多位家長抱怨說,此次逾160名家長申請收托,社會局規定中低收入戶家庭優先,公托名額很難爭取,最後只能靠抽籤決勝負。

陳其邁說,他初上任市長時公托數量23處,現在已達62處,預計卸任前達85處。社會局補充,今年內旗津、岡山、梓官、鼓山、茄萣及彌陀等地成立公托機構,明年底之前,「仁武安居」社宅會新增一處公托。

此外,中央今年調整公共托育機構托育人員薪資,從3萬5485元調高為3萬8011元。陳其邁今天宣布,其他包含主管人員、護理人員及廚工等的公托專業人員,高雄市府也參照托育人員,薪水調升7%,溯及1月1日起實施。

高市社會局在仁武區灣內國小成立第3座公共托嬰中心,市長陳其邁(右四)今會同民代及地方人士一起揭牌慶祝落成,目前全市公托已達62處。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市社會局在仁武區灣內國小成立第3座公共托嬰中心,市長陳其邁(右四)今會同民代及地方人士一起揭牌慶祝落成,目前全市公托已達62處。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市社會局在仁武區灣內國小成立第3座公共托嬰中心,考量流感及諾羅病毒高峰期,市長陳其邁(左一)在窗外與家長及幼兒揮手致意。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市社會局在仁武區灣內國小成立第3座公共托嬰中心,考量流感及諾羅病毒高峰期,市長陳其邁(左一)在窗外與家長及幼兒揮手致意。記者徐白櫻/攝影

陳其邁 托育 台積電

延伸閱讀

高雄市調高公托專業人員薪資7% 逾700人受惠

擴大對美投資下…陳其邁:台積電投資高雄計畫不變

影/台積電赴美 陳其邁掛保證「投資高雄計畫沒改變」

影/下屆高雄市長心中屬意人選?陳其邁秒回:沒有

相關新聞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假日游旗津竟遇居民攔車「指路」背後有貓膩

高雄旗津因海景與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假日車潮湧入,尖峰時段靠近老街的停車位一位難求。當地居民會站在路旁攔車,以3小時100...

5月大男嬰遭保母綁繩掛耳強塞奶嘴 屏縣府查認不當照顧

屏東一名5個月大的男嬰被居家保母不當照顧,將奶嘴用繩子掛在耳上以固定於嬰兒嘴上,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調查後,認為陳姓保母此次...

明年大選今非法選舉看板滿天飛 陳其邁、白喬茵質詢互嗆

2026選舉到來,高雄市各大街頭競選看板林立。綠營初選市議員擬參選人違規看板掀起高雄滿街全是非法選舉看板爭議,市長陳其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