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景!高雄機車格「卡在2車道中間」成孤島 引民眾熱議

高雄市區博愛路是南北主要幹道,市府近年在雙向部分道路的機車格外側,增設自行車道,導致機車格「卡在」外側車道和自行車道間,機車族抱怨停車時前後要注意,易發生危險,通勤族則說路幅被用作自行車道,擔心塞車狀況加劇,且自行車道未連貫、使用率低,未來恐淪為「自行、機車專用道」,也有人認同單車分道提升安全。
高雄市博愛路是高雄南北向自行車主要幹道,為推動行人和自行車適度的空間區隔,高市交通局在2023年將遼寧路至九如路段南向先規劃130公尺長的自行車道,透過將拓寬的快車道縮減後,在汽機車停車格右側,繪製自行車專道,今年將博愛路北向同盟路至北平路間,同樣將快車道瘦身後,在汽機車格右側另闢長160公尺的自行車專道。
不過道路最外側改為自行車道,接著是機車停車格和外側慢車道,形成「機車格橫亙在2車道中間」奇景,商家抱怨人行道旁變成自行車道,影響貨車臨停、裝卸貨,尤其機車族更是抱怨,停機車時更容易外側車道發生事故,還要擔心自行車道來車,「前後夾擊,非常危險」,直言單車族多半騎在騎樓和人行道,設專道是多此一舉。
附近民眾表示,博愛路車流量大,機車格設置在中間也會導致公車距離路側太多,停站時車頭需偏離的角度加大,且原本博愛路拓寬後已稍微改善交通,如今多出路幅用作自行車道,通勤時段的塞車情形恐會加重;網路聲量則建議,自行車道應該連貫施作,才真正有助推廣減碳交通,若未搭配強力執法,恐淪為「自行機車專用道」。
部分民眾則肯定自行車道設計,認為機車格移到更外側,搭配標線改善,停車時能更清楚,外側車道更易察覺騎士、減少意外,且高雄能比照國際城市設置自行車道,未來加強推廣行人、自行車分道,能保障雙方安全。
高市交通局表示,位在博愛路推動行人、自行車適度區隔,市府在2年前鋪設站西路工程時已參考國外案例,先設置一段自行車道,今年再藉北向路段重鋪工程劃設自行車道,形成串聯高雄火車站、愛河之星的都會節能減碳自行車道,提升人、車安全,未來是否廣為畫設,市府會依據車道使用情況和市民回饋,評估推行可行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