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年完工...金門首案社會住宅動土 225戶「只租不賣」

金門縣首座社會住宅「金湖安居」今天舉行動土典禮,預計興建地上9層、地下2層,共225戶的社會住宅,116年竣工,總工程經費約15億960萬元,由中央全額投資興建。本案不僅是金門縣的首例社宅,同時也是全國第103處動土的社會住宅,象徵著金門在居住正義上的重大進展。
動土儀式於今天下午14點多在金湖鎮尚義區段舉行,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署長吳欣修、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柯茂榮、立法委員陳玉珍、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長陳福海、金門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等人以及多位地方代表皆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據了解,「金湖安居」計畫曾因財政考量一度停擺,但在立委陳玉珍與縣長陳福海的持續爭取下,國家住都中心特別組成專案小組赴金門實地考察,最終拍板定案,並順利完成招標程序,使得這項計畫得以正式啟動。
「金湖安居」基地鄰近經武路與環島南路三段路口,周圍有開瑄國小、尚義環保公園、風獅爺商店街及產遊博覽園區,距離金門機場僅需5分鐘車程,生活機能完善,交通便利。
本案由中央全額出資約15.096億元,金門縣政府則負責提供土地,採取「只租不售」的模式,以確保長期供應可負擔的出租住宅,特別是針對小家庭、青年學子及離島就業者,讓更多在地居民能夠安心落腳。
國土管理署署長吳欣修表示,金湖安居的推動,展現出中央與地方的良好合作,未來將提供穩定的居住環境,讓外地來工作的人及金門大學畢業的學生,都能在金門安居樂業。他也強調,本案的設計與施工標準完全比照台灣本島,內政部將持續提供高品質的社會住宅,改善居住環境。
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柯茂榮指出,「金湖安居」的規劃與金門縣政府施政理念契合,特別設置青創空間、日照中心及社區式長照團體家屋,以照顧青年與長輩,並減輕年輕人的照顧負擔。
金門縣長陳福海則表示,「金湖安居」不僅提供居住空間,更希望提升當地生活機能,未來將規劃開放式公園,供周邊居民共享,並增設托嬰中心、幼兒園及長照服務,讓年輕家庭與長者都能獲得完善的生活支援。他也打趣地說,目前只有金湖有,希望國家住都中心未來也能在其他4鄉鎮興建社宅,讓縣民有更多居住選擇。
立委陳玉珍表示,「金湖安居」不僅是金門首例社宅,更是符合綠建築標準的住宅,且採用模組化衛浴設備,設計規劃十分完善。她期待未來能在金門興建更多社宅,讓更多民眾受惠。
「金湖安居」規劃225戶社宅,並設計1至3房型,比例為6:3:1,可滿足返鄉青年、小家庭及長者等不同族群的租屋需求。此外,該住宅也比照台灣本島標準,打造全齡友善的居住環境,並設置社區型長照團體家屋、日間照顧服務中心、青創空間及商業店舖,促進社區共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