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行人地獄」重罰挨罵 交通部小編嗆爆:難道開車會被行人撞死嗎?

獨/廖峻去年悄離婚淨身出戶 內湖1億房產給前妻

嗆中國年賺兆元「剝削美國到極致」 川普:145%關稅是他們活該

綠鬣蜥移除訓練屏東完訓300人 2月開3場預估募近千名獵人

綠鬣蜥氾濫,屏東縣近5年捕捉數量全台之冠,農業處2月將再加開訓練3場次。記者劉星君/攝影
綠鬣蜥氾濫,屏東縣近5年捕捉數量全台之冠,農業處2月將再加開訓練3場次。記者劉星君/攝影

綠鬣蜥氾濫,屏東移除數量連年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開設移除綠鬣蜥教育訓練課程,完訓305人,因報名踴躍,屏東縣府2月再加開3場次,分別潮州1場、屏東2場,2月5日下午5點開放報名。

農業處指出,因報名踴躍,2月加開3場次教育訓練,分別是2月12日、18日及26日,潮州1場及屏東2場,2月5日下午5點在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官網開放線上報名,潮州100名、屏東二場各為400名及150名,加上先前完訓305人,預估募集955人獵人。

農業處表示,屏東縣2024年底首批完訓民眾已核發許可,1月東港及恆春兩場受訓民眾也將陸續核發,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移除上傳資料APP預計3月上旬上線,屆時已核發許可民眾將正式投入移除工作。

農業處長鄭永裕說,林保署完成移除回報APP建置前,這段過度期間若民眾有移除入侵農田或住宅綠鬣蜥也不用擔心,縣府在屏東縣動物之家設置暫時兌換點,持續提供農產品供民眾兌換,兌換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點至下午17點。

農業處表示,所有完成訓練民眾都要依循林保署公布的「外來入侵種綠鬣蜥移除指引」中所列舉的各項準則執行移除。2025年後續課程報名訊息請鎖定屏東縣政府及農業處網頁最新消息,凡年滿18歲以上設籍屏東縣民眾可備妥身分證至線上報名。

綠鬣蜥氾濫,屏東移除數量連年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開設移除綠鬣蜥教育訓練課程,2月再加開3場次,分別潮州1場、屏東2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氾濫,屏東移除數量連年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開設移除綠鬣蜥教育訓練課程,2月再加開3場次,分別潮州1場、屏東2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氾濫,屏東移除數量連年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開設移除綠鬣蜥教育訓練課程,2月再加開3場次,分別潮州1場、屏東2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氾濫,屏東移除數量連年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開設移除綠鬣蜥教育訓練課程,2月再加開3場次,分別潮州1場、屏東2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氾濫,屏東移除數量連年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開設移除綠鬣蜥教育訓練課程,2月再加開3場次,分別潮州1場、屏東2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氾濫,屏東移除數量連年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開設移除綠鬣蜥教育訓練課程,2月再加開3場次,分別潮州1場、屏東2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屏東縣政府 獵人 綠鬣蜥 農業處

延伸閱讀

移除外來入侵物種綠鬣蜥 嘉縣開課招募80人

屏東綠鬣蜥移除訓練加開3場 估招募650名獵人

屏東王船文化館吸20萬人次 2月起縣民日免費參觀

空拍直擊綠鬣蜥野外「纏綿」 繁殖速度恐大於移除量能

相關新聞

澎湖總動查非法傾倒廢棄物 4鄉市8地滿是事業廢棄物

澎湖地檢署檢察官今率軍警調,調查澎湖縣馬公、湖西、白沙及西嶼等鄉市濫倒廢棄物,發現8處空地堆積事業廢棄物,將追查幕後...

高雄岡山之眼遊客稀少 她點出營運關鍵點在「好漢坡」

曾創下年73萬人次遊客到訪的岡山之眼,疫情之後觀光人潮腰斬,目前閉園整修中。市議員黃秋媖指出,岡山之眼人氣下降,與同一景...

高雄飯糰店承諾「有賺就能漲房租」?律師見房東聲明提出4疑點

高雄市鼓山區人氣日式飯糰店「樋口飯糰」近日爆出租約爭議,女房東邵姓女子疑似要求調漲租金未果後,與房客關係緊張。邵女強調,當初基於對創業者的同情,以低於市場行情的租金出租,並稱雙方曾口頭達成協議,若店家經營賺錢,願意調整房租。不過,該說法引起律師賴瑩真質疑,直言「滿頭問號」,並提出四大疑點,質疑此種口頭約定的合理性與合法性。

快搶!跑進金門秘境探索夕陽跑今開放報名 限額2500名

結合運動、觀光與文化的「2025跑動金門秘境探索夕陽跑」將於8月9日登場,今天晚間6點開放報名,活動分為10.6公里路跑...

影/房東否認漲租為情緒失控道歉 高雄日本飯糰店老闆娘:她講她的

高雄青海路1間日本飯糰店近日因生意火紅,引發邵姓女房東漲租、砸花盆爭議。事件曝光後每天都有許多人到飯糰店表達支持。邵姓女...

日式飯糰店因「1善舉」獲在地人力挺 許常德:這才是好的廣告

高雄市鼓山區一間由日本老闆與台灣老闆娘共同經營的日式飯糰店「樋口飯糰」,近日因房東惡意漲租並砸毀店門口盆栽,強迫店家搬遷,引起社會關注。該事件曝光後,不僅許多在地民眾自發到店支持,就連知名音樂人許常德也在社群媒體發文聲援,大讚店家長期以來的真誠與用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