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防災合作週在高雄 官方、企業談震災經驗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台日防災合作週in 台灣高雄2025」今天在高雄大學登場,高雄事務所長奧正史致詞時感謝台灣在多次災後伸出援手,期待強化彼此防災、救災經驗。
奧正史致詞時提到,去年元旦發生的能登半島地震剛滿週年,在媒體報導中可看到許多災後現況,其中有復甦活力的一面,也有人口持續流失問題,以及豪雨造成二次災害影響等;但對災民來說,這是災後迎接的安穩新年,感謝許多台灣朋友在震後給予溫暖。
奧正史說,台灣和日本都是自然災害大國,經歷過多次強震、颱風等,也因此兩國間在災後都比其他國家更早提供支援,長期以來也培養出深厚情誼和信賴。台日在2015年簽署「臺日強化災害防救業務交流合作備忘錄」,也因此有今天的活動,可分享日本的防災、救災經驗。
高雄大學校長陳啟仁說,在地震防災上,日本跟台灣是生命共同體,兩國都位於地震帶,一直處在地震災害威脅之下,因此防災概念、技術的推廣非常重要。此次活動除交流日本豐富震災經驗外,也有許多人文關懷,包括災後的復興和紀錄等,相信可帶來許多啟示。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與高雄市政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國立高雄大學共同舉辦「台日防災合作週in 台灣高雄2025」,活動有「震災.重建」主題演講、「與自然共生」座談會,宮城縣南三陸町長佐藤仁分享南三陸在311大地震後狀況,並播放災後城鎮慘況和重建過程。
奧正史感性地說,他認為沒有受過災害的人不能隨便去災區訪問,但為了此次交流活動,去年底去了一趟南三陸,「我自己是青森縣出身的,2011年3月11日那天剛好從海外回到成田機場,在搭電車時發生311大地震,交通工具全面停止,只好用走的到羽田機場過一晚,隔天才回到老家。」
「雖然老家沒有受災,但因為一直停電無法使用電暖器,鄰居們都到我家用僅存的就是石油暖爐取暖。」奧正史說,當時岩手縣、宮城縣、福島縣、茨城縣受到前所未有的海嘯侵襲,位於宮城縣東北部的南三陸町也受災慘重,而去年訪問時感受到人民不屈不撓的努力,相當感動。
此次活動也有多家日本企業分享防災技術,並有日本攝影師野田雅也「造船記」攝影展,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表示,野田雅也記錄311東日本大震災時岩手縣大槌町的災損狀況,以及11年間造船師傅不屈不撓的重建之路。展場周圍也有與自然共生的經驗,以及日本防災技術等介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