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快檢查!財政部提醒「報稅4地雷」報錯就開罰 最後修正期限曝

信義區有現貨!7月10日凌晨開賣1000台Switch 2 傑仕登曝排隊規則拿好禮

大東夜市變了?如隔「楚河漢界」 在地人揭致命傷:不會再去

屏東綠鬣蜥氾濫如「侏羅紀公園」 獵龍達人出手不掛零:多到載不完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委外廠商僱用的4名獵龍高手,3日晚間到新園抽水站巡查,其中林偉柏(左1)與李建宏(右2)都對綠鬣蜥造成農損有深刻體會。圖/中央社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委外廠商僱用的4名獵龍高手,3日晚間到新園抽水站巡查,其中林偉柏(左1)與李建宏(右2)都對綠鬣蜥造成農損有深刻體會。圖/中央社

屏東氣候適合外來種綠鬣蜥生長,族群氾濫到當地被戲稱為「侏羅紀公園」。不少現役獵龍達人已有5年以上資歷,發展出既定獵龍模式,搭配魚輪彈弓利器,出勤從不掛零。

綠鬣蜥對農作物危害甚鉅,屏東縣政府目前採雙管齊下方式控制族群數量,只要接獲民眾透過1999為民服務專線或1959動物保護專線通報,便會安排派員前往移除,另也針對全縣綠鬣蜥出沒熱區巡查、主動出擊。

縣府農業處委外廠商僱用的獵龍好手李建宏告訴中央社記者,綠鬣蜥主要出沒在河堤、岸邊,沿著東港溪流域巡查,很難不發現牠們蹤跡。綠鬣蜥晚上棲息在樹上,且行動較為緩慢,為最佳獵捕時機;通常白天可以打到較大個體,若是「手癢」,他會在白天艷陽高照的日子出巡,往河邊或有水之處尋找出來曬太陽的綠鬣蜥。

李建宏本業務農,5至6年前加入獵龍行列,他說,雖然自己種植作物不在綠鬣蜥攝食習性範圍,同樣從農特別能體會農民作物被啃食的心酸。剛開始獵龍時,1晚20到30隻就覺得很多了,近2年只要出門獵龍,從來沒有空手而歸,甚至「多到載不回來」;曾7或8個人出門打團體戰,約5小時就獵到200多隻。

李建宏起初嘗試過架設漁網圍捕,不過效益不大,他很快就改採魚輪彈弓獵捕,這項工具也是目前南部縣市主要移除工具。獵龍行動可單獨作戰也可團體戰,一個尋常夜晚巡查大致會在某個水岸展開,獵人會配戴頭燈、魚輪彈弓,並攜帶手電筒、穿上寫有「屏東縣綠鬣蜥巡查人員」背心,沿著水岸展開巡查。

記者實地跟隨3日的新園抽水站夜巡,這天參與獵龍的獵人有4人,他們一抵達現場便熟悉的以手電筒遠光照射樹林,看到綠鬣蜥螢光綠或橘色反光後,選定位置砍草開路、深入樹林。

在作業點發現目標物後,獵人會手拉彈弓將綁線魚鏢射向綠鬣蜥,擊中後,便開始轉動配戴在手腕上的魚輪收線,到手後一人固定綠鬣蜥,另一人以膠帶綁縛前、後肢保定,全程快、狠、準。

是否有於心不忍的時刻?當晚也參與行動的獵龍專家、從事養殖漁業的林偉柏說,其實也覺得牠們無辜,但不僅親眼見過牠們大逛漁塭,恐怕會挖洞損壞設施,也曾在萬丹紅豆田獵龍過程中,親耳聽老農婦訴說一夜間幼苗被啃食過半的無奈,綠鬣蜥造成危害還是得除掉。

不過隨著動保意識抬頭,獵捕規定也日益嚴謹。農業部2024年「外來侵種綠鬣蜥移除指引」中,便對人道處理有詳細解釋,因此不少身經百戰的獵龍高手仍須上課,確保除害過程符合法規。

農業部 綠鬣蜥 獵人

延伸閱讀

綠鬣蜥屏東連年捕捉全台之冠 移除訓練課2025年有5場次

影/高雄首波100名綠鬣蜥獵人完訓「賺外快還能除害」

高雄綠鬣蜥捕捉訓練班今下午開課 專家教套索獵龍絕技

綠鬣蜥移除訓練課程 屏東縣開放報名5分鐘150名額秒殺

相關新聞

影/「阿家生蠔」老闆罵韓女星 稱「負面行銷促觀光」不介意負評

韓國女團「FANATICS」成員尹到怡長居台灣,日前她和朋友到澎湖旅遊卻遭遇態度不佳的餐廳店家「阿家生蠔」,店家不斷用挑...

韓女星遭澎湖餐廳無禮對待 陳光復致歉盼再給一次機會

韓國女團「FANATICS」成員尹到怡日前宣布長居台灣旅遊,日前她和朋友到澎湖卻遭遇態度不佳的一家生蠔餐廳店家,店家不斷...

為節省冷氣費…議員爆料屏東動物之家動物和工作人員同處辦公室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剛開幕才滿一年,縣議員陳揚今在議會總質詢時說,近日他走訪動物之家,卻發現奇怪現象,工作人員辦公室放置貓...

高雄茄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掛零 民生汙水全往大排倒

高雄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僅市區普及,其餘縣區如路竹、湖內、茄萣等區接管率甚至掛零,為推茄萣區汙水下水道建設,國土署已核定6...

高雄某幼稚園爆「失控師暴打孩童」 園方緊急解聘接受調查

高雄鳳山區某幼兒園23日發生一名老師疑似情緒失控毆打孩童頭部,家長事後發現後報案,高雄市教育局26日接獲校安通報,下令要...

朱立倫嗆高雄要率先改名中正路 陳其邁:需民眾連署提建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砲轟中央欲改名全台中正路是擾民、吃飽太閒、搞意識形態的政策,當地住戶也不願意,並喊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