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政治獻金 李文娟、端木正不服「手機報到」監控8月抗告被駁回

影/憾!2山友雪攀玉山墜谷雙亡 環境險惡、遺體吊掛下山

影/淨零減碳 高市獲全台首張自行車碳足跡盤查證書

全台首場自行車碳足跡盤查賽事「2024高雄自行百K挑戰賽」今天發布成果。記者郭韋綺/攝影
全台首場自行車碳足跡盤查賽事「2024高雄自行百K挑戰賽」今天發布成果。記者郭韋綺/攝影

全台首場自行車碳盤查賽事「2024高雄自行百K挑戰賽」今發布成果,總碳排放為3.7萬多噸,相當一輛小客車台灣環島169圈。為這場賽事進行碳足跡驗證的亞瑞仕國際驗證董事長陳勁宇打比喻說「這就像量體重,先算出數值,下次根據這場經驗,再調整環節做減量,達成淨零碳排目標」。

高市府推動淨零減碳,除領先全台設置淨零學院,培訓2395名學員、發放721張證書,今天高市運動發展局更獲頒全台第一張自行車碳足跡盤查證書,寫下淨零碳排新里程。

由運發局主辦2024高雄自行百K挑戰賽於10月20日舉行,近千名自行車手從世運主場館出發,從美濃、旗山、田寮、岡山再返回原點,總計102公里賽道,該場賽事不僅是一場體能挑戰,還首度引入單車賽事碳足跡驗證。

亞瑞仕董事長陳勁宇表示,從當天活動包含選手補給、醫療救援、賽事軟硬體,如裝備運輸及場佈,還有賽事獎典包含賽衣、獎牌、完賽禮,以及廢棄物清運等,依據ISO14067:2018產品碳足跡國際標準進行驗證,完整驗證賽事的各個過程,為未來賽事提供低碳基準。

陳勁宇說,這是全台第一次碳足跡查證自行車賽事,收集數據很辛苦,從醫療、救援、補給品、汽油、廢棄物、水和所有參與的人,只要有碳排產生都要收集,所以必須清點、查證、核對碳排放事項,場佈、補給到清運每個環節都要計算進去。

總計下來產生的碳排為37087.858kgCO2e二氧化碳當量,這個碳排總量相當於民眾駕駛小客車台灣環島169圈。陳勁宇說,下次賽事即可依此為指標,調整環節降低碳排放量,如參賽者開車到比賽會場,下次可改搭大眾運輸,以減少碳排放量。

運發局長侯尊堯指出,希望透過舉辦自行車百K挑戰賽,倡議綠色運動,這次賽事碳足跡查證以科學化數據了解賽事的能源消耗,有助找出方法,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

高雄市拿到全台第一張自行車碳足跡盤查證書,左為運發局長侯尊堯、右為亞瑞仕董事長陳勁宇。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市拿到全台第一張自行車碳足跡盤查證書,左為運發局長侯尊堯、右為亞瑞仕董事長陳勁宇。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市運發局今獲頒全台第一張自行車碳足跡盤查證書,右為運發局長侯尊堯、左為亞瑞仕董事長陳勁宇。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市運發局今獲頒全台第一張自行車碳足跡盤查證書,右為運發局長侯尊堯、左為亞瑞仕董事長陳勁宇。記者郭韋綺/攝影

淨零 碳足跡 自行車

延伸閱讀

自行車雙雄 大和力挺

大和:自行車族欠缺股價催化劑 建議「持有」這二檔

高市蚵寮國中30週年校慶 新建球場、跑道創發展空間

環境部預告自願碳足跡管理辦法 漂綠最重罰百萬

相關新聞

高雄稅務抽獎8成獎項竟被同個人抽中 原來是駭客入侵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去年舉辦113年「稅務突擊隊」網路抽獎活動,沒想到開獎後赫然出現「彭家軍」,有數筆同名同姓者重複中獎,遭...

號稱全台2個「第一」七賢安居社宅停工 統包金曝4月重招標

本報獨家披露在全國社宅中號稱戶數606戶、公益設施1948坪拿下二個「第一」的高雄七賢安居社宅,傳出興建統包公司出現財務...

台電金門區處驚蟄強化電網防護 全面動員防範鳥獸干擾

今天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象徵萬物復甦,鳥獸活動逐漸頻繁,為降低因鳥獸活動、樹木生長等原因導致的停電風險,台電金門...

獨/永遠熄燈!高雄衛生局抄空龍發堂 強制安置4名精神病患

高雄龍發堂2018年解散後,堂方仍持續收容住民,至少留置27人,7年多來,衛生局陸續轉介移出,不料卻爆發法師涉嫌施虐案,...

高雄TPASS月票今早大當機 學生「全擠在捷運站」進不去

全台推行TPASS月票,許多通勤族使用手機購買月票後,可由手機產生QRcode進出各類大眾運輸工具;但高雄今早發生TPA...

澎湖縣府傳職場霸凌 處長認了動怒:下屬一個月僅5天在辦公廳

澎湖縣教育處長林長安遭部屬投訴,經常在辦公室辱罵下屬,導致公務員飽受精神折磨。該名部屬已經提出霸凌並提告;林長安則在縣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