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菸11號倉庫打造文化資產建材庫 學者:認識文資入口
屏菸1936文化基地11號倉庫改造為屏東縣文化資產建材庫房,收存拆卸後建材包括大小木料逾千件、黑燻瓦約1萬多片及數百件拆卸回收舊門窗,舊木料再利用重製,為老物件賦予新生命,也打造屏菸休息站,結合文資教育推廣與休憩,提供遊客歇腳空間,認識文化資產修復知識。
縣長周春米說,屏東縣政府近年活化勝利星村、屏菸1936文化基地等歷史場域,歷史建築修復過程,保留並蒐集許多構件與物件,感謝文化部文資局支持,成立屏東縣文化資產建材庫房,作為見證歷史建築收納、保存、修復、傳承的基地。
文資局長陳濟民指出,屏東縣政府爭取文化資產經費不遺餘力,近年來屏菸、大武營區核定補助修復經費逾11億,縣府團隊在文資推動創新思維與行動力。文資修復強調工序、工法與材料,欣見屏東文資建材庫房啟用,讓拆卸後建材構件有收存場所,可以永續利用。
文化處長吳明榮說,文化資產建材庫房一樓規畫屏菸休息站,保留建築原本挑高感及排窗設計,搭配壯觀弧形海洋主題書牆,弧形空橋、大階梯等設計,透過橘色、赭色和綠色搭配,營造獨特南國文化氛圍;二樓提供文資建材存置與教育推廣使用。
「屏菸休息站場域是認識屏東文化資產的入口」,屏東縣文資委員、屏東大學文創系教授林思玲說,修復老房子時,舊的建材除非可以再製,不然市場上買不到,利用資材庫收藏老建材,再利用,讓老屋找到重生機會。
文化處表示,目前文資庫房收存建材包括大小木料逾千件、黑燻瓦約1萬多片及數百件拆卸回收的舊門窗等,在屏菸休息站布置的植物造景、戶外木椅皆是舊木料再利用重製,為老物件賦予新生命。
文化處表示,縣府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推動傳統匠師培育計畫,推動各類文資修復推廣及專業課程,提升文化資產的專業能力,讓傳統技術與技藝得以延續與傳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