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人蔡秋明、蘇素娥 助台追回拉法葉佣金兩大關鍵人物

排隊名店「滋養」草莓大福發霉! 她開箱傻眼 業者緊急回應了

家寧道歉「念稿4分鐘」被罵爆 Joeman教1招秒縮3分鐘:賺爛了

現場直擊!柴山獼猴進入交配期 路邊啪啪10秒完事

壽山獼猴交配季節即將到來,專家呼籲民眾若遇到獼猴交配現場,直接自然地經過就可以,不要干擾或大聲喧嘩。記者王勇超/攝影
壽山獼猴交配季節即將到來,專家呼籲民眾若遇到獼猴交配現場,直接自然地經過就可以,不要干擾或大聲喧嘩。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壽山常有台灣獼猴出沒,每年十月到隔年二月,是壽山獼猴的交配季節,但現在已有獼猴情不自禁,大白天就在馬路旁交配,通常短短幾秒鐘就完事。當地居民說,獼猴交配速度很快,但「可以很多次」。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表示,獼猴平均交配秒數不會超過15秒,民眾若遇到,不要干擾或大聲喧嘩,「經過就好」。

高雄市鼓山區桃源里位於壽山範圍內,當地居民顏姓男子說,壽山以前叫做柴山,因為山中林木多,民眾會來山上砍樹當作燃料,因此把山名稱為柴山,現在柴山沒人來砍柴,樹林成為台灣獼猴良好的生存環境,加上保育觀念抬頭,獼猴逐年增多,「現在柴山的獼猴,比野狗還多」。

顏姓男子說,壽山的柴山大路經常可以看到獼猴成群結隊出沒,獼猴幾乎不怕人,只要保持距離,猴群根本不理會路過的人、車,甚至連交配也不避諱在人類面前進行,民眾近期上山,應該都有機會遇到猴子的交配現場。

記者20日在柴山大路直擊,1隻公猴鎖定1隻紅屁股的母猴,走向母猴背後,趁機騎上去交配,母猴「措手不及」,還轉頭查看到底發生什麼事,甚至出手抓住公猴的右腳,一度想要把牠推開,但公猴手腳俐落、把握時間,僅僅不到10秒鐘就完事,公猴隨即從母猴背後跳開,若無其事在馬路上亂逛。

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表示,現在到壽山,就能看到獼猴的交配現場,很多人第一次看見,都會訝異地大喊:「蛤!這麼快就結束了?」台灣獼猴每次交配時間,平均為8秒鐘至10秒鐘,但不要笑獼猴是快槍俠,根據觀察記錄,獼猴在30分鐘內可交配7次以上。

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說,目前已經快要進入獼猴交配季,獼猴平均交配秒數不會超過15秒,壽山上最長的獼猴交配紀錄約33秒,獼猴在交配時,只專注在交配這件事情,每年十月到隔年的二月是壽山獼猴交配季節,民眾若遇到獼猴交配,自然地通過就好,不要干擾或大聲喧嘩。

高市農業局說,壽山的獼猴是野生動物,正常狀況下看見人類接近,大多會自行走避並不會主動攻擊,但因部分民眾長期不當餵食,已把人類與食物進行連結,民眾若到壽山,應避免食物外露,手上也不要拿塑膠袋,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才能減少人猴衝突。

公猴迅速交配後從母猴身上跳走,母猴回頭查看。記者王勇超/攝影
公猴迅速交配後從母猴身上跳走,母猴回頭查看。記者王勇超/攝影
公猴不到10秒就完成交配,迅速從母猴身上跳開。記者王勇超/攝影
公猴不到10秒就完成交配,迅速從母猴身上跳開。記者王勇超/攝影
一對野生獼猴9月20日上午在壽山的路邊交配。記者王勇超/攝影
一對野生獼猴9月20日上午在壽山的路邊交配。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灣獼猴 柴山

延伸閱讀

與猴共好 國家公園經驗分享…人猴彼此不該有「香蕉」

罕見「灰白」台灣獼猴出現新中橫公路 灰白體毛色成因動物學者解謎

Ella放開大聊性事 揪楊謹華自慰認了「假高潮」5分鐘完事

獼猴搶食已成都市傳說...堅守食物不露白的原則 人猴共存當好鄰居

相關新聞

遊客和獼猴一起逛壽山動物園成奇景 猴群行徑卻愈無忌憚

高雄壽山動物園內常有獼猴逛大街,形成籠內籠外都有猴子、猴子看猴子奇景,更常有獼猴伺機搶奪民眾手上的塑膠袋或食物,最近屢見...

帶毛小孩同行 台南6大文化景點辦寵物友善入園抽好禮

台南市寵物友善系列活動熱烈展開!自2月17日起至4月6日止,赤崁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熊出沒!台東低海拔山區台灣黑熊頻現蹤 專家曝3原因

台東市郊卑南鄉利嘉林道再度出現台灣黑熊蹤影,且發現出沒點僅低於海拔500公尺,創下林業及保育署台東分署在該林道發現黑熊最...

寵物也要保平安 新北5家廟宇提供毛孩光明燈祈福

近年將寵物視為家人的觀念盛行,除了為自己及親友點光明燈,飼主也想為寵物點燈祈福。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新北共5間提供寵物點燈...

Xpark國王企鵝夫妻誕下寶寶 邀民眾命名獲限量好禮

11 月 22 日是日本的夫妻日,桃園市Xpark館內的模範夫婦國王企鵝「烏龍茶」及「嘟胖」也誕下愛的結晶,嘟胖為202...

新北今年已有32件寵物蛇脫逃 動保處開課傳授養蛇攻略

現代越來越多人飼養爬蟲類動物,新北動保處說,截至今年9月已發生32起寵物蛇走失案件,為提高飼主飼養知識,從10月辦5場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